新西兰大蜥蜴是楔齿蜥属的两种似蜥蜴的动物——斑点楔齿蜥以及冈瑟氏楔齿蜥,是三叠纪初期出现的喙头类残留下来的唯一代表,人称“活化石”,曾经与早期恐龙同时生存在地球上。它是喙头目唯一现存的爬行类动物,仅见于新西兰的某些小岛。
新西兰大蜥蜴的远古祖先生活在大约2.25亿年前,它们现存的两个分支都属于楔齿蜥属,仅存活于新西兰。这两类蜥蜴都有多种体色,并在一生中多次变化体色。它们体长可超过60厘米,寿命高达100多岁。
新西兰大蜥蜴是最为古老的爬行动物物种之一,与普通蜥蜴不同。这种大蜥蜴背部有鳞状脊,名字来源于新西兰土著毛利语,意思是“背上有刺”。它们的第三只眼睛掩映在鳞片和色粒间,科学家猜测这只眼的作用是帮助辨别时间。
新西兰大蜥蜴2亿多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是当今幸存为数不多的远古爬行动物物种之一。然而,素有“活化石”之称的新西兰大蜥正濒临灭绝。英国《泰晤士》2日援引科学家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上的文章报道,由于新西兰大蜥蜴的性别由孵化温度决定,气候变暖使得孵出蜥蜴的雄性比例上升。长此以往,最终将导致大蜥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