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规模庞大的华苑居民社区出现在天津市区西南部――南开区与西青区交界处。1998年,一所集中学、小学、幼儿园为一体的公办学校出现在社区中,它就是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
经历16年的发展,南开区实验学校已经拥有一个中学部、两个小学部、两个幼儿部,在校学生近3000人。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6668平方米,体育及运动场馆面积为14149平方米。中小学部操场铺设塑胶地面、跑道及主运动场人工草皮,配备音乐、自然、美术、书法、语音、实验室、计算机及劳技教室。学校建有自主研发的两个信息化平台,一是校园文化宣传平台,二是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校园的数字化,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管理。
学校秉承“明德、启智、强体、尚美”的办学理念,构建中小幼一体化教育,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教育部“身边的好学校”主题宣传活动中被评为天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别看学校的建校时间不长,却有一项教育实验几乎从建校时就开始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独树一帜的阳光读书活动。
建校之初,学校提出“让大众子女享受最好的教育”的思想,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尝试。小学部一年级的杨慧莉老师和王婷老师,从下半学年开始,利用每天午饭后的时间把学生带到阅览室读书。一年多时间,学生对书籍从好奇发展为强烈的兴趣,一进图书馆就兴奋异常。两、三年下来,每个学生读书几十本,还写出了大量读书笔记。由于这些学生热爱都市并养成良好读书习惯,与平行班相比,他们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思想品质明显高出一筹。后来,两位教师在全校详实地介绍了读书活动的实验过程,立即引起强力反响。
2002年,校长让全校教师思考读书在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在全校开展读书活动的建议,得到师生积极响应,读书活动在全校展开。四、五年间,中小学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读课外书超过百本,三分之一的学生读课外书在50本左右,读课外书在20到30本的学生非常普遍。原先在两个班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逐渐成为全校学生的变化。学校组织“阳光读书活动”,每两周一次,由学生自主组织阅读活动。学校每年组织一次阳光书市,让学生为学校选购图书活动,发挥图书馆功能和学校读书沙龙。每年4月定为全校读书月,设立不同奖项,评选出校级“阅读之星”、“优秀指导教师”、“书香家庭”以及班级“阅读之星”,激励学生持续读书热情。
2008年底开始,经过五年的努力,学校将阳光读书活动升级为校本课程,研制出《阳光读书课程标准》,确定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理念、设计课程总体指标和阶段指标、编制课程内容、编写课程教材、制定评价体系、安排每周课时、组织实施教研、定期展示成果、编印课程校刊。
2013年7月,学校花费五年时间编印的一套从幼儿园至初中共十二年的《阳光阅读》校本教材全部编印完成。教材共计15本。同年九月,阳光读书校本课程正式在全校设置,全校学生的课程表里增加了一个课程――阳光读书课,每周一节。读书,成为学校有制度、时间、内容、教材保证的课程。在阳光读书课上,学生阅读经典、诵读美文、交流感受,感受大千世界,领悟精彩人生。阳光读书校本课程,用读书拓展学校教育空间,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为学生一生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提供不竭的动力。
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由此带来了预想不到的可喜变化,阳光读书校本课程成为南开区实验学校特色办学的一张重要名片。
2009年12月,学校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同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走进南开区实验学校,向全国报道了阳光读书活动。《中国教育报》以及天津市的多家新闻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