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文化馆,成立于1956年,几经搬迁,现址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市民服务中心东五楼,馆舍面积2500平方米(包含南四楼剧场1700平方米)。分别设置有舞蹈厅、音乐室、美术摄影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厅、剧场等多功能厅室。
馆内下设:办公室、舞蹈组、音乐组、美术摄影组、戏曲组、创作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七个职能部门。干部队伍业务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具有一定地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和辅导培训能力。
近年来,赛罕区文化馆紧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步伐,以发展和繁荣为主题,确立了“业务求发展,工作出亮点”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一系列规模大、形式多、有特色,体现时代风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积极组织“赛罕”冬季文化节、元宵节、昭君文化节系列活动;利用重大传统节假日开展城乡文化互动、农民文艺汇演、广场社区文艺演出;举办赛罕成就展、贺新年书画笔会、美术书法摄影剪纸手工艺作品展;举办赛罕区广场舞现场教学活动、少儿器乐大赛、少儿书画比赛及展览;深入农村、社区进行辅导、培训,深入社区、农村、部队、敬老院、监狱、工地多次进行文化惠民活动,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为弘扬我区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工作,将高跷秧歌、赛罕剪纸、银家泥塑陆续申报呼和浩特市及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993年评为自治区群众文化工作“金牛奖”。1997年尹绍伊的《喊山》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2008年云团娥的摄影作品《希望》、刘世远的通讯散文集《路漫漫》、曲生的《情奴》荣获呼市五个一工程奖。2012年潘有仓的童谣《惠农政策到我家》在首届内蒙古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情景剧《计生妈妈的爱》剧本参加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母亲节“感恩祖国母亲•讴歌草原母爱”征文活动被评为三等奖。2013年二人台对唱《打金钱》,二人台小戏《戒毒》、《刘干妈猫闺女》,二人台《走西口》选段参加第四届中国呼市二人台民歌大赛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2016年由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一级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