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海陵区文化馆位于主城区府前路3号。馆舍总面积:4900平方米,活动用房面积达到馆舍面积的84.7%,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自2011年以来,我馆开展免费开放公益性培训项目包括:五大类(舞蹈、声乐、器乐、美术、摄影),19个特色班,每3个月为一期。截止到2015年,共举办了400余期培训班,受众达5万多人次。另外,针对我区留守儿童、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我馆主动加大对他们的服务力度,让该群体也能参与到免费开放公益性培训项目中来。
开展活动,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文化馆坚持组织并承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近60余次,其中许多重大主题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012年初,区文化馆积极探索提升群文社团专业水平的新途径,出台了《海陵区群众文体队伍与文化广场管理办法》,创造性地对全区群文团队采取了星级化管理模式,对团队实施规范化管理与激励式扶持,并开展了星级文艺团队评比活动。目前我区已评选出星级文艺团队53支,其中三星级团队9支、二星级团队12支、一星级团队32支。不仅培养了一批基层优秀文艺人才,还催生了一批群众文艺精品。文化馆的下属艺术团队每年坚持下基层(社区、农村)演出,送戏下乡,以文惠民。全年各艺术团队累计为镇、街群众演出近百场。
为加强基层群文网络建设,我馆专业人员定期下基层、进社区进行培训与辅导,基层的辅导工作已经成为我馆专业人员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的文化活动基地、未成年人活动基地、和老年大学等示范基地有15个点,海陵区文化馆老年大学。通过加强基层的辅导和培训,既锻炼了文化馆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又促进了社区群文活动的蓬勃开展,经过近几年的有效工作,已经形成了全区群众文化网络的全覆盖。
近年来我馆的专业辅导人员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努力发挥特长,积极投身文艺创作活动,全年文艺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有:
1、2012—2015年,我馆编排的歌伴舞《望海楼情思》、《美丽海陵》《吴韵汉风》分别荣获全市新创文艺节目调演金奖。
2、2014,我馆编排的群口相声《梅韵飘香》、高晓祥同志的摄影作品《民俗文化进校园》参加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总决赛,均荣获银奖。
3、此外,近年来我馆专业同志个人也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等一系列的奖项近20项。
海陵区委区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于2007年1月成立了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中心设在文化馆。2011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成为文化馆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通过全面的普查,共搜集非遗资料线索500多条,列出非遗调查项目415项,最后从中选出153项,汇编成册,出版了《泰州市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2000册。资料汇编汇集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技艺等十六个保护项目,从行政区域上看,覆盖了整个海陵区的10个镇街。
保护中心在普查资料汇编的基础上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档案、照片以及相关录音录像的制作,并按规定和要求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数据库,现已成功申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9项。在普查征集、立项保护同时,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文化馆按照省、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不断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对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工作,进展顺利,成绩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