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在河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百年前,河源人民就用自己的智慧,以大米为原料,经磨浆、脱水、臼夯、水蒸、切丝、晾晒、成形等近10道工序,制造出一种俗称“手排”的大米制品,这种“手排”因经千锤百炼,细腻晶莹,不仅可蒸、可煮、可炒、可炸,还可配以不同汤料或佐料,调制出适合各地的风味,令人百食不厌,故在城乡极为流行,且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成为当地宴请客人、馈赠亲友之上品;并慢慢地由河源人民省亲、工作等带入省城,带出了海外。
抗战时期,周恩来、叶剑英等率领部队南下,途经河源,村民常以“手排”慰劳来往官兵,由于“手排”已蒸熟,经开水浸泡即可食用,非常适合部队行军作战,部队曾大量收购,当做“军粮”分给战士随身携带,深受部队的喜爱,“河源手排”的名气由此也越来越大。
也叫粉干,既不同于米线也不同于桂林米粉。客家米粉是客家人的主要副食品,客家米粉是客家人在长久的迁徙及生活过程之中发明出来的一种食物,客家米粉便于携带,健康卫生,粉条色泽白净,易煮快熟,久煮不烂,口味香滑爽口,具有原始的大米清香。
是处于粤西的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颇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其特色是美味爽口、芡汁独特,口感显著区别于普通河粉,且需放竹篙挂晾而得名。近年,德庆城区街头巷尾,竹篙粉已随处可见。
是一道经典的地方小吃。以道滘米粉出名,在食用前,一般只要用冷水泡三十多分钟就可用(泡久一点也没关系,那样米粉更软更好煮或炒,特别是北方天气冷,要多泡一些时间,可泡过夜,不过要是泡的多吃不完要注意换水,以免酸臭了)
条熟透,呈金黄透明时,速将粉条铲上盘,再泼以适量蒜泥,即成一盘美味的炒粉干。
煮法:先备好配料香菇、笋丝、香葱,锅里水开后,水可以是骨汤之类的上汤更美味,把配料放入爆炒,香味出来后,放入开水,水开后放入米粉,紧火享煮,待米粉可以用筷子松开后,即可捞起,口味香滑爽口,清香扑鼻。不宜煮得太熟。清淡的煮粉干吃后能醒酒提神、解渴消暑。
1、浸米,必须要掌握适当的时间,浸好的米不可太烂,也不可太硬;
2、打磨,将已浸好的米放到石磨(现在已用磨粉机)上磨成米浆;
3、冲浆,将磨好的米浆循环冲撞几次,并加落适当的料(油,淀粉等);
4、“炊”(德庆方言,类似蒸),将处理好的米浆,放到一个铁镗里,倒成薄薄的一层,然后话到锅里“炊”;
5、一定的时间后,锅里的粉已经熟了,马上拿出来,然后就把已熟的粉放到一条大碗般粗的竹篙上去再晾冻至稍凉;
6、这时候,就可以放到砧板上切成一条条的,然后就可以加上豉油、花生油拌着吃了,喜者还可以加上一两个酸辣椒,味道更好。
(一定要用冷水泡,煮的时候用正在烧开的水烫一两分钟,要炒着吃时直接放上去炒水不要滴太干,不然要自己另外加点水,那样炒出来才软软的,不要用水烫,不然成一团了,那样炒出来不好看)
可用来作汤米粉,炒米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