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原为凤巗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凤凰山路80号,建成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12日至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进驻修水县城,山口建军编师后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驻扎在此。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是修水县20余所书院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建筑。秋收起义打出的工农革命军军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旧址作为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2019年10月7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是修水县众多古书院中保存较好的少数书院之一。书院原有一进三重,前幢为讲堂,中幢为文昌宫,后幢为魁星阁。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今中幢保留完整,面阔15.3米,进深21米,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梁柱上绘制有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等图案。整体格局及周边环境基本保留原历史特征。书院前面的大操场是指战员们经常训练和集合的地方。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留存有老革家曾使用过的枪械和一些生活用品。
民国十六年(1927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驻扎在修水时用过的瓷碗。
清同治四年(1865年),书院建成,因其位于修水古城凤巘门西南,坐落在古宁州八景之一的凤巘朝阳景点处,故取名“凤巘书院”。
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12日至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进驻修水县城,山口建军编师后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驻扎在凤巘书院。同年9月9日清晨,师部和一团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鲜艳红旗,踏上了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