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织锦是武陵山区土家族人的西兰卡普,历史源远流长。为我国少数民族织锦之一。土家织锦民间称为“打花”,传统织锦多作铺盖用,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意思为土花铺盖。《大明一统志》称之为“斑布”。宋代称“溪布”、“溪洞面”。土家锦的主要原料是丝线、棉线和毛绒线。它的织造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织机的腰机式织法,把经线全拴在腰上,以观背面,织出正面。
西兰卡普以丝、棉、麻为原料,以红、蓝、黑作为织锦经线的棉线颜色,纬线则由织者自己决定,各种颜色均可。在古老的木质腰式机上,眼看手背,手织正面,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挑织而成。西兰卡普是从土家人的历史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从工艺还是纹样上都融入了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因素,弘扬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民族特征。
土家锦的品种有香袋、服饰、旅游袋、沙发套、坐垫、室内装饰、被面、披甲、背袋等,美不胜收。这必须对样式花纹及色彩勾勒有纯熟的记忆才能织好。这种织法织出来的产品美观整齐,结实耐用,光泽永存。它的画面多姿多彩,用色常借鉴艳丽的鲜花、鸳鸯的羽毛、天空的晚霞和雨后彩虹,色彩秀丽,自然生动;也有的受宗教绘画的影响,具有素雅、古朴、沉着的特点。在纹样组织结构上,多以菱形结构、斜线条为主体,讲究几何对称,反复连续,共有上百种传统纹样。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在整个民族工艺文化中占主要地位,对见证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有独特的价值。
第一、文化艺术价值:土家织锦体现了湘西北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充分反映了土家民族的审美情操和民族意识,敬重先祖英雄,崇拜天地自然,以独特的方式显露出土家人的物质文化属性。成为世人了解土家民族的品牌形象,研究土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第二、社会历史价值: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和其发展也是湘西北土家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是酉水两岸土家社区生产力发展的写照。它以丰富的图纹形式讲述着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被称之为“写”在织物上的土家历史。
第三、民族学价值:土家织锦与土家语言、土家民俗共同构成了土家族最显著的标志,影响着整个土家社区。而土家织锦又是其中唯一能固定时空,跨越历史长河的平面直观的视觉形象。
第四、科学价值:“经花”是中国最古老的织花工艺,早被时代所取代,而土家花带却给现代展现了一个“通经通纬”的“经花”典型,有织造“活化石”之称。西兰卡普的腰式斜织机与二千多年前汉代的斜织机惊人相似,其杠杆的原理,综线的运用等都为今天研究织造科学的进程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五、传承利用价值:土家织锦在中国工艺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集各类织锦之长,兼容包纳,有着极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传承利用价值。
西兰卡普的三种织物组织的共同特点是采用了“通经断纬”工艺,所谓“通经断纬”,是指贯穿整个织物的经线是通的(另组成素底,不参与显花的纬线也是通的,但从布面上完全看不见。),而在同一根纬线起花的位置上,纬线可以根据需要无数次地断掉。
由此,图案需要多少种颜色变换,它就可以断多少次,这样它可以使用无限的色彩来表现画面,表现空间特别宽广。大多数静态平面视觉艺术形式的风格,它都能表现,如:古典的、民间的、现代的,摄影风格的、国画风格的、装饰画风格的、西方绘画风格的等。
西兰卡普的加工设备十分古老,一直沿用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腰裹斜织机”。织机由机头、滚板、综杆、竹筘、梭罗、踩棍、滚棒、篙筒、挑子、撑子、地桩和布鸽(又称鱼儿)等组成。西兰卡普的工艺比较复杂,全部是手工技艺,主要工艺流程有:纺捻线、染色、倒线、打桩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边、挑花织锦。织机的传动系统,主要为竹竿带动绳索,由绳索带动杠杆(俗称“鱼儿”),由杠杆及绳索带动综杆提综,完成织物组织变化的各种工艺动作。另外织机的动力来自操作者的脚力;经线的绷紧张力来自操作者腰部的力量;纬线的喂进和打紧全凭操作者双手。另外在准备工序过程中,纺纱捻线、染色漂洗、倒筒牵线、挑综装筘、梳线上机等,无论设备、工具、原料、工艺、图案、工序,都无一不体现出西兰卡普工艺的古老和厚重的文化。
再者,西兰卡普抛开了常规意义上的织布梭,色纬全靠手工喂进、断开、变换且色纬织入毫无规律,这样使现代机械加工手段的渗透,形成了工艺障碍。另外由于织物组织选用的科学合理,虽然纬线是断掉的,但被阴地组织牢牢地固定住,整体织物强度没有受到破坏。所以有“土家人的一床打花铺盖可以用几代人”一说。
传统西兰卡普中的图案题材选用范围广,土家织锦的传统图纹约有409种。其中斜纹彩色织锦图纹200余种,平纹素色织锦图纹150余种,土家花带图纹50种。图纹涉及到各个方面,被称之为“高度浓缩了的土家族文化”。其中包括民间传说故事的寓意类图案,生活生产习俗工具图案、自然景物及外来图案,其中最典型的有:
《阳雀花》----这个图案表现的是传说中的土家“织种女神”西兰姑娘的美丽动人传说。传说中她发明创造了西兰卡普工艺及大量的织锦图案,为了创作“白果花”这一图案,她被人打死在白果树下,死后的西兰姑娘化成一只“阳雀”(即杜鹃鸟)。每年春分时节,为了催促土家人早早耕种不误农时,在土家山寨上空,都会响起阳雀鸟悠扬而急促的叫声。“阳雀花”图案,就是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土家的“织种女神”,而设计传承下来的。该图案一般用于制作被面,三幅缝拼成一床被面,每幅宽一尺二寸。每幅的中部主体图案采用“一斜花”工艺制作,两端花边多采用“对斜花”制作,花边采用“螃蟹脚”作两方连续图案。“螃蟹”是土家人夜间的保护神,这种“螃蟹脚”采用了抽象的几何造型,十分夸张简练。中部的“阳雀花”是一个复合几何形,虽则塑造只用简练的几何线条、几何块面,但鸟嘴、鸟头、鸟冠、鸟身、鸟翅、鸟尾、鸟脚都塑造的十分到位。这个抽象的艺术形象,主要运用了“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成为土家织锦中的代表图案。
《四十八勾》----这个图案人们有多种说法:一是说由山溪中螃蟹变化而成,另一说是由蜘蛛变化而来。但共同的说法是由八勾花、二十四勾花演变而来。所谓“四十八勾”的命名,是因为各单元的中心图案由两个互套的,大小不同的六方形勾状复合几何形组成。小的有阴阳十六个勾,大的有阴阳三十二个勾,合起来一共四十八个勾,所以民间取名为“四十八勾”。这个图案的成功之处,在于纯抽象的几何线条、块面分割,变化丰富的构图单元布局、装饰元素的处理、各种艺术对比关系的应用以及对比色彩的并置运用,使之成为了西兰卡普中的精典图案。
《台台花》----这个图案在土家人的心目中具有驱白虎、避邪的神奇力量。它主要用于儿童的服饰、童被装饰。土家人相信夜晚只要有了“台台花”的保护,小孩就不会被惊吓。为此,在土家人的家中,这个图案的土家织锦是家家必备的。“台台花”整个图案由极度变形的“虎头”和“船”这两种基本图案组合而成。其中虎头的嘴、鼻、眼和虎须,均“适合”在一个菱形框内,并简练到无法再简练的地步,给人一种神秘威严的感觉。图案整体布局构成复杂,是土家织锦中制作难度最大的图案之一,也是唯一一件具有强烈意识倾向的图案。
其他图案----这类图案反映的题材面广,但均有自然原形作依据,如《粑粑架》、《豆腐架》、《猫脚迹》、《狗脚迹》、《岩墙花》、《椅子花》、《称勾花》、《蛇皮花》、《马毕花》等。所有这些图案均用横线、竖线、斜线这三种基本线条进行造型。而不用曲线造型的原因,是因为传统土家锦的生产过程,只有图案记忆生产和图案看样生产两种,从来没有图纸生产,所以在传承、制作、生产过程中,所有图案都依照“对称、循环、有规律、便于记忆”的原则进行,而曲线满足不了上述要求,同时这也形成了传统织锦的另一种独特艺术风格。
西兰卡普手工制作凝聚了工匠们的心智和经验,同时还有制作中的特殊情感。它以图纹命名,一般可分成七个大类,360余种。其主要代表有:动物类:有阳雀花、蛇花、实毕等41种。植物类:有麻叶花、棱罗树纹、九朵梅等66种。生活用品类:有船船花、椅子花、神龛花、土王一颗印等38种。天象地属类:有岩墙花、千丘花、太阳花等11种。勾纹几何类:有八勾、二十四勾、四十八勾等16种。文字类:有喜字花、万字流水纹、福禄寿喜纹等13种。综合类:有凤穿牡丹、老鼠嫁女、台台花等24种。现代作品有张家界风光、岳阳楼等百余种。
在色彩上,传统土家锦均为自己用植物染和矿物染来获取颜色,色彩配置上本着“相邻两色,分冷热见深浅。”的民间装饰色彩原则设色,强调冷暖和黑白对比。并且在配色上,从不固定,不同的艺人均根据自己的喜好配色,相同的图案常有不同的色彩效果,比如“四十八勾”,在民间就可以收集到不同配色的数十个版本。
土家织锦亮相成都国际非遗节
2013年6月15日至23日,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非遗博览园举行,龙山县土家织锦作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非遗节上亮相,受到观众热捧。
龙山县是土家族的主要发祥地,是土家织锦工艺的发源地和传承地,也是全国织锦规模最大的产区,素有“中国土家织锦艺术之乡”之称。制作工艺上的限制性和织造者随意的不确定性,形成了“工”而不“匠”、“艺”而不“俗”的特征。它经历了“雏形于秦汉,成形于两晋,成熟于唐宋,精于明清”,“民国时的大放异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走向辉煌”的演变轨迹。
龙山土家织锦传承图案有近400种图案,其中斜纹彩色西兰卡普200余种,解放后还存在120余种,仅剩80余种,而平常见到的已不足20余种,产品多为一些服饰纺织品、挂毯及一些生活用品,材质以棉、麻、蚕丝等天然植物为主,以棕、橙、黄、白色所形成的的暖色谱系,配之天然蓝靛染色冷色系列。远销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
关于“西兰卡普”的起源和发展,史籍中只有零零碎碎的记载。《后汉书·西南蛮夷传》所说哀牢夷“织文革绫锦”的“兰干细布”,就是土花铺盖的前身,称“武陵蛮”有着“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的习尚,“武陵蛮”就是历史上对土家族使用过的一种称呼。土家族长于织作的悠久传统一直保留下来,直到改土归流前后,不论男女还保持着“喜斑斓服色”的习俗。一般文献上对于土花铺盖给予了诸种不同的名称:同治年间修的《龙山县志》云:土锦“绩五色线为之,色彩斑斓可爱。俗用以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岗巾。”《永顺府志》云:“斑布即土锦。”“土人以一手织纬,一手用细牛角挑花,遂成五色。”所谓“岗巾”“土锦”以及“土绢、岗锦”等相似称谓皆指土花铺盖。
另一种传说西兰是人名,卡普是她织的花布。相传西兰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聪明的姑娘,她把山里的百花都绣完了,就没见着半夜开花半夜谢的白果花(银杏)。为了绣出白果花,她半夜独自爬上高高的白果树与白果花儿对话,不料被又丑又坏的嫂嫂发现了,哥哥听信嫂嫂谗言,用板斧砍断了白果树,西兰摔死了,她的绣花艺术却被土家人传下来了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历史源远流长。它起始于商周,初雏在秦汉,基本成型于两晋,成熟在唐宋,明清臻于完美。历代以来,土家织锦都被土司土官作为上等贡品或著名土特产向朝廷纳贡。
作为土家人在劳动生产中发明的织造物,土家织锦与土家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每逢重大节日、祭祀、婚嫁喜庆等,土家织
锦都会派上重要用场,甚至成为活动中的不可或缺的信物或神物。
土家孩子出生时外婆要送织锦,婴幼儿时要盖织锦,女孩子自小学习织锦,结婚时父母亲戚要用织锦陪嫁,陪嫁织锦铺盖的多少甚至代表着新娘高贵的程度。更有甚者,当男女双方感情破裂时,女方必定要将陪嫁的织锦收回来。由此可见织锦在土家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舍巴日是土家族的重要节日,节日的重要内容是跳摆手舞。旧时土家山寨都有摆手堂,摆手前必祭祀祖先,神龛上挂着精美的织锦用于供奉。跳摆手舞时男女老幼都头戴织锦身披织锦在咚咚的鼓声中跳起欢快的舞蹈。古诗中“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再现了当时的热闹场面。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家织锦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1957年土家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土家族织锦随之正式被称之为“土家织锦”。随后土家织锦被隆重推出亮相全国,走出国门,为世人所关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少数民族政策的落实,土家织锦再一次得到应有的重视。1984年,龙山县创办“民族织锦厂”,聘请了土家织锦老艺人叶玉翠为顾问,1988年,叶玉翠被授予“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1989年,土家织锦曾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前总统布什及夫人,受到美国客人的喜爱。同年,土家织锦在南斯拉夫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