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桑 引子与随想回旋曲-回旋曲是便于灵活掌握的一种体裁,由于其中的基本主题叠次反复,又有众多插段充分对比,容易写得轻快而辉煌,因此常被用作多乐章作品的终曲。但是,回旋曲也常用以构筑单乐章作品,在这种场合中,它往往用来探索一种独奏乐器的技术可能性,而且时常采用引子加回旋曲的形式。圣-桑为独奏小提琴与乐队而写的《引子与随想回旋曲》是这样,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随想回旋曲》实际上也是这样。
《引子与随想回旋曲》是圣-桑在1870年间为当时在巴黎已经十分出名的西班牙青年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而写的,其中充分发挥了作为独奏乐器的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据说,作者还有意使乐曲带点西班牙风味。按照作者原来的意图,这首乐曲本拟作为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乐章而进行构思,但出演成功后却就此成为一首独立的音乐小品,而且是作者的三首小提琴小品中最著名的一首。这首乐曲原用管弦乐队伴奏,但后来比捷改写的钢琴伴奏也常被采用,德彪西还将这首乐曲改编为钢琴四手联弹曲。
这首乐曲明显分为长度很不相等的两部分。前一部分“引子”由弦乐器持续低音直接导出慢速度的基本旋律——这是独奏小提琴狂想式的独白,辉煌之间又略带忧郁之感,但始终保持优美雅致,其中是吉卜赛式即兴琶音装饰乐句,以及弦乐器暗示吉他的拨弦伴奏,可能正是所谓西班牙的风格所在。
后一部分“回旋曲’由独奏小提琴的渐强颤奏带入,它的基本主题轻快、欢偷,具有舞曲、甚至于进行曲的特点,它的切分效果是整个回旋曲的节奏基础。
古典回旋曲的典型结构是基本主题必须在原词至少反复三次,圣-桑的这首作品完全符合这一要求,至于乐曲所冠上的“随想”字样,是指音乐又具有即兴的意味,其中轻快的主题交织着各种情绪不同的插段,为独奏者的技艺准备好充分发挥的用武之地。在上述这些插段中,有的主要是抒情性的。
而有的则更多地强调舞曲的节奏,但同样富于魅力。
乐曲的尾声开始前由独奏小提琴简短的华彩乐句和定音鼓渐轻的敲击作为铺垫,以片刻的停顿创造出使听者屏息以待的效果,然后,独奏小提琴以令人眼花目眩的音阶和琶音(六连音》、轻快的跳弓和飞快的速度、以及极大增强的力度促成强有力的高潮,作为这首技艺精湛的乐曲的辉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