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宫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共9层,地下利用矿坑建设了6层,规模宏大,可以说在世界上的佛教建筑中也是少见的,而这里就是安放和供奉佛顶舍利的地方。佛顶宫呈半圆状,整体造型是以巨型莲花托起佛顶发髻的摩尼穹顶,直径超过200米,非常辉煌壮观。
佛顶宫中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穹顶,而是设计成天井式的上下直通空间,最中心的佛涅槃的卧像最为震撼,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瞻仰。佛陀用生老病死四相来劝化众生,佛教的“涅槃”是一种不生不灭的永恒宁静的境界。佛说法时,诸天散花。相传,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牟尼佛涅槃时,所有人也持香花、宝幢等供养。
在整个穹顶的最底层,整个遗址公园最为神圣的宫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供奉佛祖顶骨舍利的仿制圣塔有鎏金、水晶、琉璃、宝石等佛教“七宝”镶嵌,集青铜、鎏金、掐丝珐琅、雕塑、錾刻等数十种传统工艺于一身,再辅以激光投影,堪称精美绝伦。
进入佛顶宫,先要通过一条绘满圣迹绘画的长廊,在这个通道内又有四座小型的宫殿,分别描绘世界上地、火、水、风四大自然现象的奇观。一路是体悟佛祖八相成道的绘画故事,行进路线上能看到地之奇观和火之奇观——千尊小佛龛和千盏心灯的胜景。
到了临近佛顶宫的地方,需要乘坐水中的电梯上行,这是第三个奇观——沐三界净水。通过禅意的设计来描绘自然界的这些现象。出了电梯就是佛顶宫的顶层,这里也是佛顶宫的入口。高大的空间和精美的穹顶就在上方,令人震撼,仰天望去,神秘的天空苍穹似乎近在咫尺,点点的繁星似乎伸手可及,天人合一。这样的设计,是让人们在见到佛顶骨之前,能够了解佛教故事,用心体会自然万物,“历练”过后方能以宁静平和的心态进入佛顶宫,也颇有“禅修”的意思。
佛顶宫建筑以供养为主题,共分为大小穹顶两部分,寓意为外供养与内供养,大穹顶长度为120米,形如佛祖袈裟,既与牛首东峰呼应,又覆盖在地宫小穹顶之上,象征佛祖无量加持。小穹顶整体犹如佛祖发髻,单个为双手合十造型,寓意千万信众对佛祖供养。
小穹顶基座为莲花宝座造型,整个莲花宝座共由象征佛陀无量智慧的56座飞天菩提门,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的56根云门如意柱组成,与小穹顶摩尼宝珠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佛顶摩崖·文殊圣山”因整个摩崖位于牛首山西峰佛顶宫大穹顶袈裟护持之下而得此名,全体共分上下两层,上层依照北方石窟之形态,取天然巨石雕凿十三座大小石窟,下层以各种浅深浮雕和经文石刻为主,上下两层合为一只巨型佛手,庄严殊胜。
禅境大观,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2米,建筑总高为46.5米,内部净高约 38 (41.2)米,空间面积超过6000㎡,呈椭圆形。禅境大观的核心是禅文化,由三个部分组成,佛出生的禅境花园、成道的禅境花园和中间的莲花剧场,共同表现了佛祖一生的故事。沿着佛陀修行的足迹,让人们感悟由释迦牟尼人成佛的奇迹。
千佛殿以红色、黄色和暗金色为主色调,整个千佛殿空间呈穹窿状,平面为椭圆形,千佛殿外圈有万佛廊,万佛廊在空间上涵括了地下三层。千佛殿依照华藏世界的五方五佛来布局,以代表金刚界大日如来的舍利圣塔为中心,加之圣塔上的四波罗蜜菩萨、对称于环廊四周的四方佛、慧门十六尊菩萨、四摄菩萨和八内外供养菩萨,立体呈现了佛教密宗金刚界曼荼罗第四供养会的神圣场景。千佛殿中心最惹人注目的是供奉佛祖顶骨舍利圣塔。塔高21.8米,造型基于大报恩寺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造型,取象于敦煌莫高窟中的倒立须弥山形中心柱,象征了清净庄严的华藏世界。
万佛廊由地下三、四、五层构成。地下第三层重点表现中国佛教文化,有两条经文偈语走廊和十六幅绢裱工笔画。地下第四层展现印度佛教文化,环廊内设有二十诸天,以及七面表现印度佛教教义故事漆画。进入地下五层,其主题为佛陀本生与舍利文化,包括展示佛教舍利文化多媒体视频、十幅贤劫十六尊瓷板画,以及八大灵塔和相关实物展陈。
舍利藏宫位于地下44米处。藏宫的中心区域属于宗教场所,称为藏宫大殿,佛顶骨舍利将长期供奉在藏宫大殿内。舍利藏宫以暗色调为主,营造庄重、神秘的氛围。长廊长66米,根据六波罗密的供养内涵布局,六波罗蜜是菩萨的六种行为,分别为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