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以后,随着南京中国政府西迁重庆,许多工厂、大学和科研机构纷纷西迁至西北和西南。贵阳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以贵阳为连接点的川黔、湘黔、滇黔和黔桂四条公路干线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国统区的动脉。贵阳还是中国抗战后方通往滇缅、滇越公路的必经之路。同时,贵阳也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华南、华东、西南与中国共产党的总部所在地 - 延安的重要枢纽。为了防止日寇封锁和切断联系我国西南的交通,保持大后方与延安之间的联系,
1938年12月下旬,经中共中央南方局研究,决定在贵阳设立中国共产党的公开办事机构 -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贵阳交通站。
1939年1月3日,袁超俊等人在黄齐生和达德学校校长曾俊侯等人的协助下,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正式挂牌成立,袁超俊任站长 (办事处主任)。同时,袁超俊按照中共南方局的指示,找到了贵州省工委的负责同志邓止戈和秦天真,同贵州地下党建立了联系,使交通站在后来的工作中得到了贵州地下党的大力支持。
1941年1月20日该站被国民党查封。
1939-1940年期间,交通站接待过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同志的家属以及新四军的大批干部,叶俞英同志及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胡志明都曾在此住过。交通站还曾将大批物资转运延安,接运他散发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他《解放》、《群众》等革命书刊。
1981年经贵阳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申报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贵州省政府批准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