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人们经常借着格桑花表达和抒发美好的情感,流传着很多赞颂格桑花的歌和故事。格桑花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藏族百姓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在西藏历史的长河中,格桑花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藏族百姓心中,成为他们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征。它美丽而不娇艳,经常成为形容女强人的代名词。由于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不畏严寒风霜,视为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野花。也是西藏首府拉萨的市花。
由于格桑花并没有统一的植物认定,故列举主要被认为的代表植物:
很多人都把波斯菊认为是格桑花,而这种花在藏区另有其名,叫“张大人花”。网络查询“格桑花”的图片,展示较多的也是“张大人花”波斯菊。而波斯菊原产墨西哥及南美其他地区,别名秋英、秋樱(学名:Cosmos bipinnata Cav. )为菊科秋英属一二年草本植物。虽然波斯菊是许多像《八瓣格桑花》这样的影视作品或西藏大量的期刊杂志、歌曲上代表格桑花的植物,但是拉萨人称这种花为“张大人花”,却是因为此花是清末驻藏大臣张荫棠带到拉萨的。据称,1906年,清廷任命张荫棠为副都统,以驻藏帮办大臣的身份,到西藏办事,借以挽回政令不通的危局。1906年11月,张荫棠进入西藏。进藏时曾带入各种花籽,试种后,其他花籽无法生长,唯有一种花籽长出来呈“八瓣”形,且耐寒,花瓣美丽,颜色各异,清香似葵花,果实呈小葵花籽状。一时间,拉萨家家户户都争相播种,这种花生命力极强,自踏上这片高天阔土,就迅速传遍到西藏各地。然而谁都不知道此花何名,只知道是驻藏大臣张荫棠大人带人西藏,因此起名“张大人”。当时,西藏通晓汉语的人很少,而会说“张大人”这一词汇的藏族百姓却大有人在。许多不会说汉语的藏族老人谈论此花时,也能流利地说出“张大人”这3个汉字。所以从物种引入中国的时间上来说,波斯菊绝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格桑花。
单纯从植物学上考虑,格桑花应是资源丰富、广布藏区的菊科紫菀属(AsterL.)植物和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 (L.) Nees)。在园艺中,人们通常按照习惯,把分类变更之前及之后的植物都统称为“紫菀”,广义的紫菀属还包括其他邻近的属,这些邻近的属在西藏有狗娃花属(Heteropappus Less.),翠菊属(Callistephus Cass.)等。紫菀属的很多植物不仅是传统药用植物,而且像缘毛紫菀(Aster souliei Franch. )可用于治疗瘟疫、中毒症等疾病,这个属的其他种也有相近的药用价值,所以符合民间传说中格桑活佛的故事。蒙古人传播来的翠菊在寺院和很多人家种植盛开时代,是西藏历史上继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出现空前盛世的时代,八思巴成为元朝帝师。八思巴在世任国师或帝师期问,除了推动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之外,为元朝的稳定、发展以及全国各民族间的团结和文化交流,均作出过巨大贡献。那个时代的人们就把翠菊叫“格桑花”,印证了“格桑花”本身的含义和蒙古人把翠菊种子带到西藏的民间传说。
另外还有部分说法称蔷薇科委陵菜属的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为格桑花的情况。金露梅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亚寒带至北温带的高山地区,极其耐寒,可以忍受零下50℃的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