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辽宁、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西藏、台湾)、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
翅展36-46mm。雄蛾头、胸淡红灰色,下唇须及额黑色,颈板及胸部中央具有黑色纵带,下胸及足黑色,腿节上方桔色,腹部背面红色,背面及侧面各有一列黑点,腹部腹面黑色;前翅淡红色,中室上、下角各具一黑点,中室下方近基部至3脉中部具一黑色纵带、黑带基部窄、端部宽,中室下角至6脉近端部有一黑色楔形纹;后翅白色至暗褐色,外缘较暗,5脉上方有一黑色亚端点。雌蛾后翅色较淡,为赭白色,通常具有3个黑色亚端点,足腿节和腹部腹面褐色,腹部亚侧面和腹面具有黑点。
幼虫黑色,被稀疏长毛,头部具白纹,黄色背带上具一列橙色点,腹足色淡。
白天躲在比较暗处和杂草丛中,天暗时只要见到光亮便快速飞去。由此,农民为了捕捉各种危害农作物飞蛾害虫,夜间在农田用竹杆斜吊一盏防风玻璃罩油灯,下面放一装满水的大容器,当飞蛾扑向火热的灯罩时便撞昏跌落于灯下的盛水的容器里,便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杂食性,成虫具趋光性,幼虫危害甘蔗、豆类、瓜类、烟苗、柑橘、茶、桑等植物。在蔗地,春季夜间常危害幼嫩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