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坐落在长春市二道区英俊镇,占地面积80公顷,集中安葬了早期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912位。其中,无名烈士524位,朝鲜人民军烈士79位,另有较早参加革命、建国后逝世的老干部60位。
陵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基础设施和环境实施改造。1998年投入130万元,将市区周边散葬的烈士陵墓统一安葬于烈士陵园;2000年投入200万元,建立了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 2004年自筹资金40万元,与携手共建了吉林省首座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将烈士陵园的社会功能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在环境改造上,2001年以来,投入1200余万元,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水工程,栽种各种树木21万株,草坪植被6万平方米,修建水库护坡2300延长米,生态园林建设粗具规模。
在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方面,陵园圆满完成约40万字的建国前长春市烈士英名录的编辑出版工作;完成建国后长春烈士主要事迹的组稿工作;约30万字的长春英烈书稿及相应的文物史料、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亦初步完成。正着手对刘英俊、杨林、史云峰、蒋筑英、陈岱山等长春著名烈士文物史料进行收集整理。
陵园高度重视与社会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先后与长春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团市委、党史办建立了密切联系,精心组织承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与几十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驻长部队建立了共建关系。全党、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陵园先后与数十所大、中、小学结成了共建共育对子。许多单位的党员入党仪式、团员入团仪式、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及十八岁成人仪式在烈士陵园举行。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1996年以来,陵园还先后集中举办了刘英俊等50位长春英烈事迹展览,有200多个单位前来参观,受教育群众累计20万人次以上。
新建成的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内设主展厅、多功能厅、冥思厅、馆藏厅、研究室,是一座集纪念、展示、研究、收藏、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馆。其造型方正稳重,如同一个盛装历史的容器,建筑外立面由不同尺寸的方块组成,象征着为长春发展前赴后继的英烈们。纪念馆前还建有下沉式纪念广场,可供近万人集会。纪念广场旁矗立着长春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42米,碑身挺拔,直冲云霄,象征革命英烈的精神与天地共存、永垂不朽。
2006年6月,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被吉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入口广场部分:在入口广场的设计上采用了古代城市中“瓮城”的形式,通过墙体与碑的组合形成一个半开放的空间,完成了由城市道路到园区空间的过渡。
入口广场辅助建筑:在入口广场的两侧设置了辅助用房提供给各种商业经营使用,同时在辅助用房前设置一定的绿化与景观小品,减少商业运营对陵园氛围产生的影响。
入口大门:入口大门作为陵园序列的前奏,其应该符合整个陵园大气雄壮的基调,为后面主要景观区的氛围埋下了伏笔。
烈士陵园坡道:向下渐行的坡道,如同循序渐进,将参观者引向高潮。
中心纪念广场:对中心下层广场,营造出中心纪念场所雄壮的氛围。巨大的尺度,强烈的空间围合,规整的地景元素,简约的形式给人以较强的震撼感。
中心英雄雕塑:英雄雕像考虑是一组群雕,以长春各个时期烈士形象为素材,形成一组雕塑群,雕塑考虑用铸铜。
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陵园东西向轴线的尽端,地上两层,局部有地下层,总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地上层层高为
6.5米。纪念馆一层布置有入口两层通高门厅,接着转到两层通高的狭长中庭,经过中庭的坡道上到二层,随后进入序厅,长春英烈展厅等连续三个烈士主题展厅,最后到达一个特制的冥思厅,在这个冥想空间中将人的情绪进一步调动与沉淀,它也是作为整个展览序列的结尾。
展厅构成为几个盒子悬挑在两层通高的大空间中。室内有两层通高的大空间也有狭窄压抑的小空间,通过材质,光线,空间,营造出纪念氛围。整个参观流线因建筑主入口的移动而改变,空间也因此而丰富起来,打破传统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
建筑外立面环绕着浮雕墙,整个建筑成为前面纪念雕塑体的背景。
纪念碑前悼念广场:由中心纪念广场经过一个缓缓的相对狭窄的坡道上升到相对开阔的纪念碑悼念广场,空间上得到了一次缩放。
纪念碑:纪念碑整体意象为冲出地面的纪念碑,犹如沉埋在地下的纪念大石从大地中冲出来 ,给人以较强的震撼力。纪念碑的形式别致,有较强的视觉效果。纪念碑强调的是场所的营造,而非纪念碑本身,摒弃了传统纪念碑三段式的做法,将碑与周围空间共同组成纪念性景观。纪念碑本身意义颇为丰富,其具有较强的动势,象征长春英烈辈出,前赴后继。纪念碑表达出“日月经天,江河行池”这样一种浩气长存的精神。此次专家评议会提出纪念碑的碑身采用从下部向上部,在质感上由粗糙变得光滑,颜色由深变浅,材质由铸铁向不锈钢过渡,象征着向着光明前进。
在评议会上,专家建议,领导确定,雕塑拟委托中国著名雕塑家、四川美院原院长叶毓山教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