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秀园是旧桂系军阀首领陆荣廷的私人庭院,位于武鸣县城西郊的城厢镇灵源村乡宦屯西面,占地面积42亩,呈半岛形,三面环水。1919年,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从乡宦屯梁源纳(建园者)的孙子手中买下该园,并以其叔陆明秀的名字将园名改成“明秀园”。春霞园、秋暇园(又名秋霞园)与明秀园都分布在西江河两岸武鸣县城西部郊区,其中春霞园与明秀园仅一江之隔,有铁索桥相连。
明秀园三面临江,长约半里,呈葫芦状半岛,面积约3万平方米。园内古树参天,怪石嶙峋,小径纵横,庭阁相映,环境幽静,气候清新。右边河沿,百年荔枝成林,树下设石台石凳,供游人憩息。左边河岸荷管亭,后改修志亭,观赏荷花吐艳,金鱼戏水。洞天亭耸立于岩石之上,木构六角,飞檐尖顶,绿叶掩映,尤为秀丽。登上岩石拱门,凭栏纵目,江河玉带,林木苍葱,楼房栉比,一派南国风光。
明秀园是新壮文(拼音壮文)的诞生地。
清道光初年,县城西郊的乡宦屯举人梁生杞,出资让其子梁源洛、梁源纳负责在此处开辟营建一私人果园,名日“富春园”。梁氏兄弟在园内种果,并分别建一座蠖楼和一座桐花馆。民国8年(1919),两广巡阅使、耀武上将军陆荣廷以3000元大洋买下梁氏的富春园。因当时陆荣廷是以其叔陆明秀的名义买下来的,因此将该园改为“明秀园”。现存的入园大门及国内的荷风簃亭及荷花池和部分石凳均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1988年,明秀园被列为南宁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1年,粤桂战争爆发,明秀园内的大部分建筑被粤军焚毁。1934年,驻武鸣的南宁民团指挥官梁瀚嵩维修园内的建筑及园门,重题“明秀园”三字。园内现有陆荣廷建的园门、围墙、青石板园道、两个凉亭、石桌石凳和开挖的荷花池。
民国初期,胡汉民、章太炎等国民党要员和梁启超等人曾到园中与陆荣庭商议讨袁大事。1938年,昆仑关战役期间成为国民政府十八集团军抗日指挥部。抗日战争期间,白崇禧在园中设立国民政府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
解放初期,以北京大学袁家华教授为主,有苏联专家协助工作的专家组在园中创制拼音壮文,成为创制壮文的办公室驻地,壮族的拼音文字就在明秀园中诞生。朱德、郭沫若视察武鸣时曾入园观赏。明秀园经修缮后向游人开放,是广西三大名园之一。春霞园、秋暇园(又名秋霞园)与明秀园都分布在西江河两岸武鸣县城西部郊区,其中春霞园与明秀园仅一江之隔,有铁索桥相连,成为休假、旅游观光、民俗文化娱乐综合一体的旅游区。
明秀园曾经是陆荣廷手下官兵休养生息的地方,也是陆荣廷议事的重要场所之一。民国初期,胡汉民、章太炎等国民党要员和梁启超等曾到明秀园,与陆荣廷一起共商讨伐袁世凯的大事。陆荣廷是旧桂系军阀首领,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仍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他的是非功过至今仍是专家学者们争论的话题。明秀园是研究旧桂系和陆荣廷传奇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