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栖息在低地热带森林,新采伐的森林中也有发现。在喜马拉雅东部山麓,栖息于海拔1500~3000米的湿润落叶和半常绿森林中。原产地:尼泊尔和印度,在中国仅见于云南、西藏。
体形略大于家猫,尾长近于身长,具斑驳花纹或大理石斑纹。尾形粗圆,尾毛蓬松。四足的各趾均具发达的爪鞘。
体背面褐黄、褐灰或赭褐色。腹面灰黄色。自颈背沿中线有两行断续黑纹。体侧有斜行排列的黑缘小斑块。有时模糊或融合,形成黄黑相间的独特体纹。貌似大理石斑。头部、四肢和尾均为黄色上散布黑斑点。耳小而圆,耳背黑色,具一小白斑。瞳孔大,淡褐色,收缩时呈圆形。
颅形较高,鼻骨短,前颌骨鼻支并不扩展。颧弓宽,颧骨眶突细长向上与眶后突连接组成眼眶环。眶间区窄。二颞嵴呈弧形,仅老年个体才合并成短的矢状嵴。翼间孔拱状。前缘并非平直,侧缘较厚些。枕骨区较宽。颞乳突间的颅宽,大于颅基长之半。
第三上门齿显著大于其余门齿。第一上前臼齿极小。上臼齿较大、呈菱形、横列。齿式: (颗)。
大小量度:头体长400~660毫米;尾长450~560毫米;后足长115~120毫米;耳长35~40毫米;颅全长79~91毫米;体重3~5.5千克。
夜行性,独居。云猫为森林居住者,在树上活动的时间多。云猫善攀爬,长尾有助于在树枝上平衡活动。可在河岸陡壁的树枝间栖息。云猫有向上拱起脊背的典型姿态,当蹲坐或卧伏时,常略缩回头部,拱起脊背。
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松鼠、老鼠、蜥蜴、蛙类,其他啮齿类和鸟类,也可猎食大至雉鸡类的野禽;鸟类是其主要食物组成。
独行性,繁殖期配对。每月发情,无季节性波动。妊娠期66~82天,每胎产仔2~4只,2年性成熟。圈养幼仔59天左右可食固体食物,这大致也是野生幼仔的断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