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坐落于一条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谷地,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沿黄河两岸,开通了一条东西50多公里的滨河路,并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黄河风情线,被称为兰州的“外滩”。为把兰州建成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兰州市政府规划了百里黄河风情线,范围西起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东西长40公里,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于2000年开始动工建设。不到8年时间,黄河两岸相继建成观光长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寓言城雕、黄河母亲雕塑、绿色希望雕塑、西游记雕塑、平沙落雁雕塑、近水广场、亲水平台、东湖音乐喷泉、黄河音乐喷泉、人与自然广场,以及龙源园、体育公园、春园、秋园、夏园、冬园、绿色公园和其他沿河景观。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兰州城内水域并不像其下游那样开阔,但兰州人近年投入巨资打造的四十公里黄河风情线却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就连一些南方的游客也盛赞其美丽。虽无“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势却犹如一幅现代的“清明上河图”,让人面对美景,赞叹不已。兰州沿河而建的黄河风情线,像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外游客。据说,兰州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准备把“两山、两线、两园”都纳入到黄河风情线的建设议程。
作者:何鄂
材质:石
规格: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现藏地:兰州市黄河南岸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优秀奖。
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黄河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雕塑背后的黄河河面游艇翻波,河岸情人漫步;水色波光,相映成辉;佛塔道观,隔岸斗法。
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是黄河浮桥。当时有这样一首民谣:黄河害,黄河险;
凌洪不能渡,大水难行船:
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
可见当时要渡过黄河是多么的艰难。南北两岸的人要过黄河,夏秋凭小船和羊皮筏子横渡,冬天河面结冰,只能在冰上行走。
光绪三十二年春天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一个英国人从河西走廊出来后,沿黄河河谷进入兰州,大约在公历3月10日到达兰州。这个叫布鲁斯的英国人先是站在黄河北岸,很抒情地对当时兰州的北城墙进行了“风景如画,给人印象很深”的赞美后,接下来便对如何过黄河进入“风景如画”的城里感到头疼了,他这样写道:
根据季节的变化,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经过西北部的船桥或乘渡船来到兰州。城市对面的河宽将近有300码,我们途经时,河水尚未解冻。冬天人们就在(河水)冰面上直接经过,听说每年解冻的时候都会淹死很多人。在河面早就不在安全的时候,这些人还坚持走这条冰面上的路,疏忽了潜在的危险。对此,兰州诗人王光晟倒是很抒情地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黄河冰桥的情形:一夜河凝骇神异,碎玉零琼谁委积?错落元冰大壑填,经过漫步如平地……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5只大船搭成,每船相距一丈五尺(约4.5米),下下碇石固定在河面上,一字排开,用大木连接起来,再铺上木板,围上围栏,两岸各立2根将军柱(大铁柱)、6根大木柱,又用两条各长120丈的铁索将船固定在河面上。但这种浮桥属于季节性的桥,因为黄河凌汛,每年十一月份黄河结冰前必须拆除。英国人布鲁斯紧接着又这样描写了每年春天浮桥落成时的宏大场而:
每年组建船桥的开幕仪式都热闹非凡,主要的官员和社会各界都来参加这次盛会。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与古老的威尼斯一年一度的风俗相媲美,那是国王杜格娶亚得里亚的仪式。
冬季,黄河结冰,行人和车马要过黄河,就只有靠冰“桥”。翌年,河冰消融,又重新搭浮桥,不但十分麻烦,而且一年之中拆了建,建了又拆,耗资巨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宋国公冯胜与元将廓扩铁木尔(王保保)作战时,在七里河(今七里河黄河大桥西500米处)搭造了浮桥,这是兰州地区最早的黄河浮桥。但这座浮桥当时只是为了方便军队渡河,仗一打完就拆除了。洪武八年(1375),卫国公邓愈率军平定河西,在城西十里建浮桥,以运送粮饷,命名为“镇远浮桥”。12年后的洪武十八年(1384),兰州卫指挥佥事扬廉,将浮桥移至“河水少缓,近且易守”的白塔山下,因为靠近城区,除了军事用途外,这座黄河浮桥也成了黄河历史上第一座可供民众过河的浮桥。
1906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06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价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黄河铁桥竣工之后,实际耗银30.66万两。
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由京奉铁路运到北京丰台火车站,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
一个清晨,数十辆大马车浩浩荡荡从新乡火车站简陋的货场里潮水般涌了出来,车轮声,马蹄声,铃铛声,还有梆子,秦腔,花儿,马的嘶鸣,汇成了一曲众声混杂的交响乐,响彻漫漫古道,从新乡到西安,从西安到兰州,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到第二年五月……
桥建成后,两边建了两座分别刻有“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的大石坊,分别有楹联:
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
天险化康衢直入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蠕开画本安得云梯天外作如是观。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中山桥不但经受了三次黄河特大流量的考验,而且在1949年8月26日的解放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了过桥的两辆国民党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大火烧毁了桥南端18节木桥面和部分纵梁。军管会组织了300多人星夜抢修。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将原来的木板桥面全部换成铁板桥面。兰州市的桥梁已达十余座,使自西固达川入境从榆中与白银交界的乌金峡出境,在兰州境内全长152公里的黄河成为桥梁最密集的河段。
铁桥古渡老斜阳,塔影河声寻旧梦……
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绿色希望雕塑群
绿色希望位于黄河母亲雕塑东180米处。它是由甘肃130多万青少年捐资兴建的,建于1987年7月。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汉白玉圆锥体变形树组成,高低参差,疏密有致地矗立于园林绿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肃人民种草种树,绿化陇原的伟大壮举,象征陇原青少年茁壮成长。
筏客搏浪位于滨河路东段“白塔远眺”小游园中,为1986年10月1日由汪兴中所作。雕塑由钢筋混凝土基座镶嵌以黄河卵石,呈黄河巨浪翻卷状。皮筏斜飞于浪尖之上,破浪而飞;有搏浪追风之感。青铜铸成的筏客跪姿昂首挥桨,其后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拢鬓,神态安详。这一雕塑再现了昔日黄河上以皮筏为渡的交通方式,是兰州黄河文化的主要内容。
位于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滨河路南段。雕塑截取丝路古道的一峰骆驼为核心,由花岗岩雕成,高6米,长7米,重百余吨,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路盛况。雄驼满载绸缎,上骑一着披风,右手搭凉篷睫望的长者。驼右前部一深眼隆准虬髯的胡商牵僵倒行。驼右后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状呼喊后续驼队。雕塑构图古朴,整体凝重,气势恢宏,令人顿生朔漠苍凉之感。
又名“芳洲思雁”,位于滨河路东段,雁滩尖子南面。雕塑为在不规则形浅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只不锈钢大雁离水展翅奋飞,塘西畔点缀以五枚“雁卵”,错落有致。总体采用抽象派手法,略加变形,显得新颖别致。这一雕塑取材兰州新十景之一的“芳洲思雁”景观和雁滩的传说,寄寓兰州生态恢复平衡,大雁重返雁滩的愿望,并使人能联想到大雁从孕育到雄飞的生命演替过程。
(国家AAAA景区,免费)
2005年8月26日,被誉为“水车之都”的兰州建起了一处水车博览园,再现了50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兰州水车博览园位于百里黄河风情线滨河东路黄河南岸。东连中立桥码头、体育公园;西接亲水平台、兰州港、中山桥、白塔山公园等景点。兰州水车博览园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展现水车文化的主题公园。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兰州水车园位于南滨河路中段,东邻“黄河铁桥”,西邻“黄河母亲”雕塑,北望白塔山公园,南依西湖公园,临近白云观,是黄河风情线上的重要一景。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园内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水车园再现了水车这种古老的水利机械,可以使中外游人一睹为快。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位于中山路北端北滨河路,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兰州黄河索道于一九九四年八月十六日建成运营,为单线脉动循环吊厢式索道,共有四组吊厢,每组叁辆,每辆可乘坐6人。索道上、站高差157米,两站平距1041米,其运营速度为2-4米/秒。索道下站位于市中心北段环境优雅的南滨河路绿色长廊中段,东临中山黄河铁桥,西依白云观,兰州水园,黄河母亲,北跨风景秀丽的白塔山;上站位于白塔山公园牡丹亭西侧。乘坐黄河索道,飞越奔流不息的滔滔黄河,凌空直上峰峦层叠,亭阁耸立的塔山,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并有闻名于的白塔寺等古建筑多处,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素有"兰州河北体画屏"之美称,每年有无数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乘坐黄河索道游览白塔山公园、兰州碑林可免去您徒步之疲劳,又有跨越黄河之无限乐趣。
位于北滨河路中段,是兰州的清真古寺之一,建筑面积约488平方米,始建于民国三年,兰州水上清真寺位于黄河北岸,北临白塔山公园,从新的黄河大桥遥看清真寺,宛如玉立黄河之中,别具风格。建筑式样造型新颖,为阿拉伯式圆顶建筑。
位于西津东路与南滨河中路之间,原系明肃王府园林,名曰“西园”,几经战火,一八八零年,总督杨昌俊由浙调甘,再次重建,为寓不忘乡土之意,改名为“小西湖”,号称兰州古八景之一,又名“莲池夜月”。由于历史变迁,原“小西湖”园林已无法恢复。一九八二年,兰州市委、市政府为恢复古文化遗址,均衡城市绿地,修建具有地方传统风格的综合性游憩公园——小西湖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224.26亩。现已建成湖面70亩,绿地85亩,道路广场及组景建筑25亩。公园的修建力求按原“小西湖”的布局,侧重突出江面园林风貌,开创“借景九洲,倚临黄河,湖光山色,殿阁掩映”的景观,既现北国地方风格,又效江南水乡秀美。全园以水景取胜,整个湖面大小不等、聚散有致,分为东侧、中湖、西湖和旭岛琼瑶内的莲荡池四个水面。湖面以东是大面积的草坪,植物造景以及可调式大型水幕彩灯喷泉;以北则为游览休息区,有蔷薇花墙、贺兰菊园、月季花圃、竹林、柏树台等多处花木景点,湖岸柳浪闻莺,游人纳凉垂钓、泛舟湖上,组景建筑金银交柯、华月山清、揽秀楼、柳荫馆、翠艺馆则在绿树与碧波辉映下,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旭岛、水榭式建筑卧波浪、螺亭是游人品茗赏景、赋诗作画的绝好去处。在公园西部建成了现代化8000平方米露天游泳池,分为深水池,浅水池和儿童戏水池三部分,陆地种植草皮,没置桌凳,可供游人休息娱乐。
也叫吕祖庙,位于南滨河中路南侧,西邻西湖公园、黄河母亲,东邻中山桥,北向黄河风情线,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是由陕甘总督瑚松额捐俸修建的,也是古代兰州三观之一。兰州白云观原有上观、下观之分,上观原址在郊区崔家崖极寿山,20世纪50年代修建兰新铁路时被全部拆除,人们所说的白云观,即指下观,与黄河北岸著名的丝绸古道金城关遗址遥相对峙,二者之间一段黄河水流波涛汹涌,这就是有名的“白马浪”。黄河在兰州上游波平浪静,到了这里却白浪滔滔,因此而得名。相传明末清初吕祖显灵于黄河之上,留仙迹曰“白马浪”兰州民众修建吕祖庙,据白云观金石记载,有祠西修建之语。白云观的古树也可以证明此说。道光年间,兰州乡绅道教信士纷纷上书陕甘总督瑚松额,请求扩建吕祖庙,以“栖仰”吕仙之“灵”。瑚松额遂让风水先生择地建祠,选中“城西北隅,大河之浒,辟地树宫”,即今白云观所在地。命名“白云观”,专事奉祀吕洞宾。因此,白云观又名吕祖庙。白云观正式列入国家祀典,成为清代兰州地区规模宏大、建筑完整的道教十方丛林。据史料记述,白云观原建筑呈中轴对称之势,自北向南依次为山门、东西望河楼、戏楼、前、中、后殿等一组三进的建筑群;东西两侧为云水堂、钟鼓楼、道院。启圣殿后还有结构精巧的八仙阁、潇洒殿、鹤鹿亭、聚仙亭、四照亭拱卫;再后有聚仙楼、飞仙桥、来仙轩等建筑,总占地面积约30亩。经过历史的沧桑,整个道观现仅存三座大殿、钟鼓楼、戏楼、东西配殿及东西厢房,其它建筑都已经湮灭在过往的岁月之中。经过重建后的白云观依然殿堂林立,古香古色。进入白云观,迎面看见的就是高悬门楣的由甘肃名人邓宝珊先生所题“白云观”三个大字匾额。门额“升云得路”砖磨大字苍劲有力,两侧砖雕龙、鹤古朴生动,环境静谧幽雅。观内亭台殿阁,参差栉比,飞檐挑角,斗拱重叠,围廊曲折回环,古树参天,绿树成荫,曲径通幽。自山门一线有前殿、中殿、后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古戏楼、东西厢房,另有仿古式综合楼、斋堂、单房、后山门等配套设施,总占地面积近3300多平方米。每逢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圣诞、二月十五老君圣诞、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庙会,观内设道场举行隆重的诵经祈福、超度活动。每逢初一、十五,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
位于黄河母亲雕塑东180米处。它是由甘肃130多万青少年捐资兴建的,建于1987年7月。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汉白玉圆锥体变形树组成,高低参差,疏密有致地矗立于园林绿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肃人民种草种树,绿化陇原的伟大壮举,象征陇原青少年茁壮成长。
位于南滨河路东段“白塔远眺”小游园中,为1986年10月1日由汪兴中所作。雕塑由钢筋混凝土基座镶嵌以黄河卵石,呈黄河巨浪翻卷状。皮筏斜飞于浪尖之上,破浪而飞;有搏浪追风之感。青铜铸成的筏客跪姿昂首挥桨,其后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拢鬓,神态安详。这一雕塑再现了昔日黄河上以皮筏为渡的交通方式,是兰州黄河文化的主要内容。
位于城关黄河大桥南端,滨河路南段。雕塑截取丝路古道的一峰骆驼为核心,由花岗岩雕成,高6米,长7米,重百余吨,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路盛况。雄驼满载绸缎,上骑一着披风,右手搭凉篷睫望的长者。驼右前部一深眼隆准虬髯的胡商牵僵倒行。驼右后方一青年右手作喇叭状呼喊后续驼队。雕塑构图古朴,整体凝重,气势恢宏,令人顿生朔漠苍凉之感。
位于白塔山公园西侧,陈列着翻刻或收集到的甘肃著名碑刻,有汉和西夏两种文字的西夏碑、汉藏两种文字的大崇教寺碑、汉蒙两种文字的西宁王碑、汉和八思巴文两种文字的镇海寺碑,王仁裕神道碑、弘化公主墓碑、岣嵝碑等。东西碑廊陈列着历代甘肃籍名人作品和历代名人手札。从东汉的草圣张芝,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的梁鹄,西晋索靖,唐代的李世民、李白,一直至明清及以后的胡缵宗、邹应龙、邢澍、张澍、安维峻、刘尔忻、马福祥、梁启超、范振绪等。
位于北滨河路银滩大桥下,长约3公里,面积28.64万平方米,主要由华夏人文始祖园、“四湖(候鸟湖、鱼跃湖、玉洁湖、水禽湖)、一水(3000米水系)、一道(2000米木栈道)”构成,其中湖体、水域面积5.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0.688万平方米。
又名“芳洲思雁”,位于南滨河路东段,雁滩尖子南面。雕塑为在不规则形浅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只不锈钢大雁离水展翅奋飞,塘西畔点缀以五枚“雁卵”,错落有致。总体采用抽象派手法,略加变形,显得新颖别致。这一雕塑取材兰州新十景之一的“芳洲思雁”景观和雁滩的传说,寄寓兰州生态恢复平衡,大雁重返雁滩的愿望,并使人能联想到大雁从孕育到雄飞的生命演替过程。
位于北滨河路中段,与黄河水相邻,占地20亩,东西长300米,南北最宽处60米,于2002年3月28日正式开工,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龙”为主题的主题公园。
坐落于北滨河路甘肃会展中心南侧,总占地面积约200亩,项目整体布局形成“一轴两翼,一廊一环”的景观结构,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广场、水系景观、绿化及其附属设施建设等工程。
“一轴”指公园中心广场主雕塑坐落于正对会展中心的“甘肃地图”以及“黄河—黄土”雕塑中轴线上;“两翼”指中心广场两侧的起源广场和未来广场。“一廊”指三个广场正对河堤挡墙上的镶嵌浮雕;一环指围绕整个公园的一条健身步道。
“三个广场的规划为,起源广场平面铺成世界地图,标有伦敦、纽约、北京、厦门、兰州等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城市以及举办的相关信息。”根据介绍,中心广场主要以“兰马”会徽主题雕塑为中心,未来广场则以央视直播停机坪为主,并在周围道路上镶嵌历届兰州马拉松赛冠军手足印、姓名、成绩等。
浮雕墙长达2000多米,主要分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马拉松起源,介绍马拉松的来源和发展,第二部分以兰州首届马拉松为主题,介绍首届“兰马”的成功,第三部分则表现兰州和“兰马”美好的未来。
以兰州著名的土特产百合命名。2004年,由兰州市政府和七里河政府共同建设兰州百合公园。位于滨河南路西段四十里黄河风情线的百合公园,南临金港城,北接黄河。占地160多亩,全长约1公里,最宽约115米,最窄处仅6米。由于百合公园地处黄河岸边,当初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行洪、防洪等因素,并没有设计永久性建筑。公园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垂柳依依,自然而靓丽,绿化面积达8.4万平方米。公园中心区是可容纳1万人观看演出的下沉式演出广场,为当地居民休闲健身提供了最佳场所。另外,公园西区为近5000平方米的水景园,两座彩色喷泉在夏日里交相辉映,给难耐酷暑的人们意想不到的清凉与视觉享受。公园东侧则是龟石园,一块酷似乌龟的天然石卧于中间,龟背上用雨花石、五彩石镶嵌的象形甲骨文,200多个“石”字偏旁的汉字刻写在喷泉四周的地面上。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疏林广场和健身步道环绕其间,鲜花织成的彩带飘舞四周,成为游人夏日休闲纳凉的又一个好去处。
位于南滨河路西段银滩大桥以西,是西北最大的主题游乐公园,始建于1996年,占地300多亩。优美的园林环境、适合多种层次消费的游乐项目,特别是园区内西北唯一的国际标准室内冰场(爱斯基摩村)和室内水上乐园(夏威夷海滨世界)。
位于南滨河路东段,西邻体育公园,南邻读者出版集团,公园总面积为277.4亩,水面积98亩,陆地为179.4亩,其中绿化面积为116.28亩,道路及建筑为29.15亩。南湖区主要是整形与自然相结合,以自然将全湖东、中、西三段连成一片。湖面开阔,碧波荡漾、气势磅礴、景色如画,是游人泛舟荡桨的好去处。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北滨河路东端,始于40年代,现有“全国支援甘肃绿化树种纪念林”、“中日友好纪念林”、“三八纪念林”等林地2,000多亩。山上建有思源亭、纪念碑,总面积2800平方米左右,分为:度假观光区、经营区、风景旅游区、科研区,每个区都有独特的山野情趣。现已形成阔叶树与长青树混交,乔灌混交搭配,多层次、立体化结构的独特人工森林景观和森林小气候。公园景色四季各异,有各类树木百余种,30多万株,全部为人工栽植;各类小型野生动物出没于林间,有蒙古兔、松鼠、雉鸡等约20余种;成为森林公园的特有景观。
另外,还有音乐喷泉、亲水平台、廉政主题公园、体育公园、绿色公园、市民公园、生命之源、寓言故事园、滩尖子湿地公园、霍去病主题公园等诸多景点犹如星宿一般分布在黄河两岸。
兰州黄河风情线素描
黄河两岸的风景,使南北两条滨河大道舒展身板,目送无数的车飞驰而过。一侧是河风吹拂的花和树,一侧是花园环偎的高楼大厦伟岸地矗立,滨河大道给自己一个亮豁的伸展,给黄河一个精彩的注目礼。黄河不时伸一伸不老的身躯,不因别的,她得给身边驶过的羊皮筏子和船工吼出的花儿让条道,得给载满笑脸的游船和快艇让条道,还要不时仰起脸,审视凌空飞架的大桥,那一座座巨大的桥身,是现代优秀桥梁设计师拉成的弧线……
黄河途经数不尽的乱草土岗,眼累了,心也乏了,忽地,前方两岸起了光亮。河动了动嘴唇,兰州河段到了,这是流经的唯一省会城市呵。于是忙着抹平潦草的身段,饬出细碎的步子,还未整理完毕,河已被两岸的光彩照亮,河知道,自己驶入了兰州人精心打造的百里黄河风情线。黄沙,摊开两道无尽长的开阔河滩,黄河石散落其上,远处,数丈高的河堤抹上水泥勾缝的石块、那斑纹就优美地展开,如无数迁徙的九色鹿从河滩两侧跑过。南北堤岸顶上,一旁,林荫带被环绕的小路切成一节节整齐的长方形,柳树槐树冠下,草儿齐整,花儿娇艳,还不时有草坪铺开。花团绿荫丛中,一座座雕塑,一个个拱廊亭阁给黄河竖起一道道挺艺术挺文化挺雅致的景观。水泥栏杆有时向河滩凸近几步,形成巨大的观河平台,人站在上面,如站在水天铺就的甲板上,凭栏远眺,天、远山、风、黄河、人,顿时化成一股气息,向上飘,向上飘,融入云中,浸在茫茫天际。水泥栏杆有时也会张开10来丈宽或两三米宽的口子,向河滩放下一级级台阶,10来丈宽的台阶前,河成了启迪者,她天然浑成的舞姿,使坐着台阶看河的人们的烦心事,瞬间化进奔流的河水,融进开阔的空间。清爽的河风,无拘无束;狭窄的台阶,则将人送向贴近黄河的河滩。母亲河是深知兰州人的宏伟规划的:为把兰州建成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兰州市政府规划了百里黄河风情线,范围西起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桑园峡,东西长40公里,流域面积27.44平方公里,于2000年开始动工建设。母亲河没有想到,兰州人竟然在短短8年不到的时间内,就相继在两岸建成观光长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寓言城雕、黄河母亲雕塑、绿色希望雕塑等众多沿河景观,修复了建于明代的水车园和白塔山下的金城关……母亲河欣慰得不知如何是好,就一路展开微笑,流着,唱着。此刻,喝着黄河水长大的我,血脉有了涟涟浪花,简直要催生兰州式的叫声了:兰州人,攒劲地很哪!在我心中,20多年前的印象始终叠藏着,那时,兰州城西的西固工业城、城东的雁滩乡和青白石乡两岸,是瓜果飘香、蔬菜旺绿的田园,就是城中心的七里河区和城关区两岸,也不时遇见篱笆圈起的果园菜园。少年青年的我,没少从那些农庄走过,无数次被农家院落的恬静吸引,被果园的绿荫笼罩,被城市里的田园牵绊,收获的美和快乐自是不少。其后的20多年,我还是听着黄河的涛声,但身心却被时代变迁的掌力一步步推进。踯躅于两岸,过去果园菜地的原址上,园林式的观光长廊和宽阔笔直的滨河大道铺展开来,在过去的田埂地头,大厦新区已拉开了新画卷。即使天冷时节,也不乏有游览百里黄河风情线的中外游客,我想他们定会在山色苍茫、锦色铺地处,收获别样的感触,就如我,虽然无数次走近冬天河堤,每次走近,还是会被那景色气韵灌输不同于绿色季节的滋味,那是一种让北方雄浑博大的气势真正树起来的美感。而每年五月过后,堤岸上的柳树槐树,堤岸下的杨树芦苇,都挂上望不到头的绿,中外游客穿行于观河长廊,涌向各个观光景点,或从琴键般的阶梯走向河滩,用手去轻撩清凉的河水,捡拾值得珍藏的黄河石,也有对对恋人依偎河边,河风吹来,碎波如鳞。河面上,成群结队的飞鸟和野鸭子时起时落,精灵般穿梭于水天之间,是在为恋人祈福?为天下客赐安?在无鸟河段,一群年轻人笑着嚷着打水漂,猛一发力,一块扁圆的鹅卵石便贴着河面,划出一连串蜻蜓点水般的轨迹。沿河两岸还有许多彩色茶棚,停了些趸船,里面设有喝茶包厢。人们游在河边,恋在河边,玩在河边,饮在河边,一切杂念自会消失,余下来的,就是去倾情品尝天、地、山、河的味道。河,珍藏了两岸风情线的画面。我向黄河问讯,她不复返地向东流去,光照下,流波一闪一闪,折射出深长悠远的回眸。无须多问,河珍藏了一切值得珍藏的变化,包括兰州两岸的变化。(作者:汉字/兰州日报)
黄河之都兰州市民春日乐作“水上人”
作者:阳光不落泪1
阳春送暖四月天,百里风情映天涯。九曲黄河穿城过,不妨乐作“水上人”。无怪乎有诗人叹曰:“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
古城兰州为万里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丝路名城,是名副其实的“丝绸山水名城,西部黄河之都”。勤劳的兰州人因地制宜,将黄河两岸辟为百里黄河风情,被游人誉为“兰州外滩”。
每逢春日,兰州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便成游客“宠儿”。宋人“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的记载,勾起游人无尽的遐想,自然想亲身体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破浊浪、过险滩之刺激。
在“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下,几十只羊皮筏子散荡在宽阔的河面上。皮筏时而在浪涛中搏击,游客尖叫声连绵不绝;时而顺水漂荡,朵朵浪花“亲吻”游人脚跟。尽管筏工悠然自得,游人却也“胆寒心惊”,疾呼刺激、过瘾。
与乘皮筏寻刺激相比,赤身搏击咆吼的黄河更为惊险。在兰州市中山桥下,记者看到十几名“春泳”爱好者排成一字队形,在波涛汹涌的江心顺流而下,有的还向桥上的观众挥手致意,颇为从容。
当地民众称,自夏天开始,前几年还鲜见的徒手泅游黄河者突然增多,即便在寒冬腊月,也为数不少。恰逢春回大地,深谙水性的高手自然不会错过,“春泳”也备受很多年轻人的青睐。唐诗人李白曾有“欲渡黄河冰塞川”的悲叹,倘见此情景,不知会又有何感叹。
横渡黄河固然惊险刺激,浪漫休憩却也惬意。在古老黄河渡口,情侣艇、小轻舟、水上摩托等水上游乐受到俊男靓女的追捧。情侣们或坐上情侣艇,留下美好浪漫的瞬间;或自划小舟,谈谈知心话;或骑水上摩托,潇洒“游”一回。
喜欢静的人,则或卧躺于黄河水上茶园的椅子内品茶论道,或坐于岸边让脚享受河水的爱抚和阳光的亲吻。欣赏着烂漫的鲜花,品味着芳草的气息,垂柳依依,河水滔滔,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春回大地,西部黄河之都如此佳日美景,难怪游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争做“水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