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遍布的汀港山景区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形成新的“网红打卡地”,受到越来越多网友的点赞,秀屿区埭头镇汀港村正以此为契机,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打造融合山海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线面文化、渔村民俗、妈祖文化、历史人文体验于一体的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特色型渔村。景区集吃、喝、玩、乐、住为一体的服务区,为“一日游”“全家游”“自驾游”“烧烤野炊”“亲子活动”提供方便服务。
一指峰形如拇指,人们又把它叫做拇指峰,处大蚶山海拔最高之处山区北面。站在峰上远眺大海,海天一色,远处福清江阴港、南日岛、黄瓜岛、筶杯岛尽收眼底,海面上轮船穿梭来回,鱼排逐浪起伏,风车林立。身边凉风习习,鸟语花香,林暗柳绿,峰奇石怪,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的感觉。
相传居住在汀港山“清源洞”的八仙吕洞宾有一天屈指一算妈祖在收伏海妖,为助妈祖一擘之力,他们来到“八仙山”(拇指峰东边那座山)观阵。海妖被妈祖追赶,从东海面窜出,欲从山上逃窜。吕洞宾见状,一剑劈下把石头劈成一半,一半竖着,一半横着。海妖一见,连忙又跳到另一座山上。为防止海妖从山上逃窜,吕洞宾用剑在后面一举,石头裂开一条缝(我们现在见到的二指峰形象)。海妖吓得魂飞魄散,掉头跳进大海,恰好妈祖赶到,放下两个筶杯岛,压住收降了海妖。张果老一见被吕洞宾劈开的二座山对应自己的左手拇指和右食指,夸着吕道长真是数一数二的好剑法,从此这二座山就被叫做一指峰和二指峰了。
天花寺共九座天花殿宇和钟鼓楼,是新千年宗教新道场,现在已经被划定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区。天花圣寺是一座综合性新寺,创立于1985年,历经二十三年建成了九座天花殿堂、钟鼓楼和附属工程,完成了塑圣像工程。九座殿堂和圣像位置排列一改千年传统,集多位为一体,力倡儒道释三教统一。天花寺内特别安排两座主殿供奉杨家圣人一家四代男女英雄圣像,是为了全面纪念“杨家将”伟大历史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天花寺寺院四周也是景点璀璨,东临清水禅寺,西有滴水岩、近天寺,南有法源寺、天云洞,北临清源亭、清源洞,星罗棋布,都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景观,是膜拜旅游之圣地。
汀港山景区的蔡陂水库,水平如镜,绿似玉环。环库木栈道3100米,移步漫游其间,四周青青的山峦,叠叠的峰石,碧碧的库水,幽幽的石洞,绿绿的树木,加上风车嗡嗡声,鸟儿的叽叽声,风吹树林声,游客嬉戏声,声声入耳,蓝天白云,凉风习习,百花争艳,使人心旷神怡,倘若轻舟荡漾其中,多么像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人间绝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站在汀港山上眺望,一条“创业渠”悬空架在山崖上。村里的老人还记得,20世纪60年代,汀港村十年九旱,水源严重缺乏,汀港人靠着手扛肩挑,架出全市仅有的“悬空渠”。为纪念当年创业精神,汀港村两委把这段“悬空渠”取名“创业渠”。如今,在这条“创业渠”的旁边,是2019年开馆的埭头镇艰苦奋斗主题馆,主题馆占地365平方米。埭头镇结合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选取当地有代表性的一座旧石厝民居,历时1个多月改建成艰苦奋斗主题馆,以此激励不忘初心,牢记艰苦奋斗创业精神,铭记先辈丰功伟绩。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该主题馆由“谆谆教导”“党章规定”“峥嵘岁月”“引水传奇”“修堤壮举”“风雨坚守”等12个展区构成,附设“创业渠”瞭望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讨交流厅、“忆苦饭”体验店等。通过油画写生、实物展示、故事讲解等,集中展现了汀港人民筚路蓝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讴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如今,该主题馆作为埭头镇红色文化阵地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抓手,永久性免费对外开放,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学习教育、锻炼党性的平台。目前,主题馆还成为秀屿区党员教育基地、宣传思想文化教育基地、现场教学基地等。
民俗馆是莆田市“乡村记忆档案展示馆”的一部分,共占地388平方米,共设展区15个,展品有20000余件,由红色记忆、票证标化、农家起居、农耕器具、粮食加工、渔业生产、秋收冬藏、乡村炊事、特色餐饮、耕读传家、休闲娱乐、百工巧匠、快乐童年等元素组成,通过实物展示、图文交汇、音频传声等手段,勾勒出一幅农家悠闲生活图。民俗馆集中展现了优秀灿烂的民俗文化与农耕文化,反映汀港村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及传承变化,展示汀港村的风土人情和汀港村人民的勤劳智慧,体现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节点,是镇村干部、群众、学校师生等现场学习的重要场地。
据大明正德十年《告万世书》记载:“……古有梌松一十一棵……”据此史料记载的推算,4棵油杉至少有800多年以上的树龄。仅次于莆田目前的“树王”宋家香荔枝树,大概有1200多年,同时对其挂牌保护,八百多年树龄是的参天油杉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它曾经伴随着村庄一路风风雨雨,是村庄发展的见证人。
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御笔亲写“清水清茶陪清客”,名扬四海,寺前一口泉水,水清而洁,故以“清水”命名。1992年中央电视台记者在莆田拍摄电视剧“一个水兵的故事”时(宣传本村“爱民英雄”林春霖),来此取景拍摄时曾叹道:“可惜此处偏僻,交通不便,不然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处之美可见一斑。欣慰的是,近年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与扶持下,汀港村大打“建路”翻身仗。路通则百事通,四通八达的道路为汀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慕名前来旅游观光者也接踵而至,络绎不绝。
依古年历,汀港有“三桥五塔龙王宫”之说。在时代洪流的冲刷下,“三桥四塔”已不见踪迹,只剩下了这一座塔。这座塔就像从岁月深处伸出来的一只手,拨开层层迷雾,引领我们去仔细辨识。这座实心石塔高3.9米,从地基算起共有五层,基座用1.42米长的条石砌成,二、三层介为石块铺成。第四层则是用一整块石头进行雕琢,长方体的四面各自雕有一幅印度波斯人头像,虽经历风雨万般侵蚀,眉宇间依稀仍有暖意。第五层像极了一顶帽子,一块略大的正方形石块上高高竖着一杆圆状的石柱。从石塔上的建筑和雕像风格可以断定是阿育王塔。从贤良港的宋代阿育王塔到汀港的阿育王塔,种种信息可想象出汀港曾经的热闹与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