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栏鸡又名三角鸡,皆因原产地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沙栏村而得名。沙栏鸡属中、小型肉用鸡种,以其做成的白切鸡皮薄、肉嫩、油少、色靓。
广东及港澳地区喜食具有三黄(黄羽、黄皮、黄爪)特征的优质肉鸡,1929年(民国十八年)香山称模范县时期,沙栏鸡已销往香港、澳门等地。因沙栏鸡经石岐转口输往广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称石岐鸡。1986年,沙栏鸡选入《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成为广东省优质地方鸡种之一。
三角镇位于民众镇民三联围的北部,属西江水冲积而成的沙田水乡地区。明末清初时,从顺德、东莞等地来的移民在此开垦聚居。顺德移民主要聚居的沙栏片附近后形成沙栏圩。沙栏片的农户素有养鸡的习惯,原鸡种由顺德移民引入,并自繁自育养殖成为沙栏鸡品种。每年洪水能把上游泥沙(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各种植物腐烂渣滓,随着洪水带到这里。沙栏作为中山主要粮产区之一,土壤中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有机物质种类繁多,故此出产的植物大多(特别是农作物的水稻、饲料作物)量高质优,用其喂养畜禽都以肉质好、味鲜美而驰名。
沙栏鸡头大小适中,多为直立单冠,6至7个冠齿,体躯丰满,胸肌发达。公鸡多为黄色和枣红色,主翼有黑色,以羽轴为界外则枣红色内则黑色,有紧靠羽轴两边为黑色,也有全身黑色而羽尖少部分枣红色,尾羽多为黑色,也有无主尾羽的特征。母鸡多为黄色和麻色,以麻色居多,背部有麻黄、麻褐、麻棕色三种。主翼羽以羽轴为界,也有黑色、黄色、棕色、黑花色。鸡脚部颜色有黄色、白玉色之分,以黄色居多。皮肤有黄色、白玉色,以白玉色居多。年产蛋70至90个,蛋壳呈褐色或浅褐色。与清远麻鸡苗类似,沙栏鸡苗背部两侧也各有一条约4毫米宽的白色绒毛从肩延伸至尾部,第一次换羽后条纹消失,出现雌雄羽毛的差别。
沙栏鸡的养殖初为家庭户散养和自繁自育为主。一般早晚喂饲一些碎米、谷粒、青菜、或米糠等,其余时间均任由母鸡带小鸡自由觅食,或放到稻田啄食遗谷。由于饲养期长,耗料多,生长慢,故有“斗米养斤鸡”的说法。特别是旧时由于缺乏农药,耕种桑、蔗、菜的农民在春秋两季有养小鸡除虫(主要是除蚜虫)习惯,一般农户在孵化坊购买一二百只雏鸡(按照蚕室保温方式),养至100至150克重时,则放牧于桑、蔗、菜地上啄食作物的害虫。育成中后期又将鸡售给禾田区的农民,稻田收割后觅食稻田收割后跌落的谷粒,特别在晚茬收割后,就把中鸡担到稻田放牧,既可拾获漏跌的谷粒,又可食到青草、矿物质,一举多得。
因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中山很早就是肉鸡出口香港、澳门的主产地。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饲料欠缺,使养鸡业面临极大的困难。由于沙栏鸡出口量减少,香港鸡农则把出口沙栏鸡选作种用去繁殖,但由于原种产蛋少、繁殖力低,香港鸡农引入新汉夏、迪高、红宝罗等外种杂交。20世纪80年代又引入嘉比隐性白鸡杂交,杂交后代均称石岐杂。石岐杂鸡在保持沙栏鸡的色、香、味的同时极大地改进了生产性能,受到鸡农和食客的欢迎。改革开放后,内地养殖户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杂交沙栏鸡,致纯种沙栏鸡濒临消失。1999年,中山畜牧部门建立沙栏鸡提纯复壮与杂交利用基地,逐步恢复这一优秀的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