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方舟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境内,紧邻山王坪风景区,平均海拔1100余米,是区内首个露营为主的主题公园。
金佛方舟,分为露营公园、湿地公园、运动公园、艺术庄园四大主题功能区。西望金佛山、东依山王坪、南眺龙崖城,北畔水井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夏夜,栖居在集装箱、帐篷酒店、房车营地,仰躺在森林中、临崖仙境、云顶湖畔,放眼望去,星空浩瀚,皓月朗朗。一夜好眠,晨起帐篷外,杨柳碧波,蝶舞蹁跹。
不仅如此,在金佛方舟国际休闲度假区内还有一条驿站古道——观音岩古驿站。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百年历史,山水相接。这条驿站古道位于川黔茶马古道,青砖屋瓦,写满沧桑。脚下这条当年本地商人走向贵州的唯一通道,穿过时光,伸向远方。清晨,捧一盏清茗,闻一缕佛香;午后,许一桩心事,唱一曲沧桑;旁晚,拾阶而上,望千米睡佛,赏绚彩晚霞。
如果一个地方,有山,有水,有天然石林,有古镇,还有原始丛林,你愿意到这里来悠闲漫步吗?南川区三泉镇观音岩村今年7月开园的金佛方舟露营公园,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整个公园占地面积300余亩,分为露营公园、湿地公园、运动公园以及艺术庄园四大功能区,其独有的临崖栈道全长2000余米,不仅全程贴近悬崖修建,还贯穿南川区唯一的古驿站——观音岩,可登高望远,可观赏石林,可穿越森林,也可在高山湖泊边散步……
走进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整条老街长300余米,宽约3米,街两边的房子全部用石头和木块搭砌而成,高两层。虽然历经岁月坎坷,但看起并不破旧,反而有一种时光洗礼后,古色古香的味道。街中间的青石板路由于有太多人走过,已经有些斑驳。
这是南川目前唯一留下的古驿站——观音岩。据《南川县志》记载:“民国26年至28年出境笋子、桐油、茶叶、生漆、五倍子、松油、松烟、焦炭、毛铁、药材、猪鬃、牛皮等14.6万担,入境盐18200包(每包135市斤)”。
在老街上散步,石水缸、石脚盆、喂猪的猪槽、打糍粑的石质碓窝、盅海椒的沙钵随处可见,它们和老街房屋上古朴的雕花窗户,沉重的、推起会嘎嘎响的木制大门配合得天衣无缝。
从古驿站走出,沿着右边那条宽1.2米的青石小路往上200余米,就来到了公园海拔1200米左右的观景台,这个观景台是修建在一座小茶山上面的。公园里,像这样的茶山共有5个,山上是当地村民自己种植的青茶,全部修建有观赏小径。小径两旁,有村民自己喂养在茶山中的土鸡,还有蜂箱,美丽的格桑花开得正艳。
登上观景台,四周群山尽收眼底。右边是水井山,正对面是金佛山,左边是马嘴群山。早上可以在这里赏日出、云雾,晚上可以在这里看晚霞满天。
顺着临崖栈道走下茶山,路上会经过一片天然石林。地壳运动惊醒了石头在海底的沉睡,把它们变成了如今形态各异、千奇百怪、色彩斑斓的造型,石林顶上,还长满了绿色的树木和灌木,让人叹为观止。
除了石林,还有大片的天然柳杉、松树林,树干高入云端,枝叶密可遮日,让人仿佛穿越在原始森林。春天的时候,树林里长满了侧耳根、野葱、柴胡、野芹菜等各种野菜,还有随处可见的野草药。
穿过密林,下到悬崖边上,有一组神奇的“转运幌石”,它由两块大石柱和上面的天然石台组成。
如果人站在石台上,双脚一动,石柱上的石桌会轻轻晃动,双脚的动的幅度越大,石桌晃动的幅度也越大,神奇的是,石台不会倾覆。细看才明白,这两块石柱一根大,一根小,双脚晃动的时候,只有右边那根小点的石柱在动,右边那根大石柱可是丝毫未动,所以看似危险,实则无忧。
从转运幌石回来,临崖栈道就告一段落了,穿过公园里的露营区,是高山湖泊云顶湖。
这是一个面积为13亩的人工湖,整个湖泊呈葫芦状,由于湖水全部来自附近的山泉,周围无任何污染,看上去非常清澈美丽。湖边种植有依依垂柳,还建有环湖步道,供游客漫步。在上湖和下湖之间,有一座长12米、宽2米左右的风雨廊桥,供游客歇息,观赏湖景。
这里空气非常清新,如果游客有兴趣,还可以在湖中垂钓。
自驾车
重庆主城区自驾车路线(全程约1.8小时):
内环快速——渝湘高速(界石)——巴南站——山王坪——经省道104——三泉镇——金佛方舟
重庆内环高速 - 渝湘高速 - 64km - 南川 - 金佛山北 - 三泉镇 - 半河 - 石板沟 - 26km - 金佛方舟;
重庆内环高速 - 渝湘高速 - 64km - 南川 - 24km - 水江 - 12km - 鱼泉 - 8km - 山王坪-9km-金佛方舟。
公共交通
南坪汽车站——南川客运中心站(65公里)
菜园坝汽车站——南川客运中心站
龙头寺汽车站——南川客运中心站
江北国际机场——南川客运中心站
南川客运中心站——金佛方舟(山王坪班车)
观音岩:南川最后的驿站
古道依然是那么悠长!
木门里老人看到了远方的来客?
2008年的日历刚刚翻开的时候,我们走进了南川最后的驿站——三泉镇观音岩。在斑驳的冬日照耀下,古老的驿站已经难觅历史的印记。站在渝道路上远眺,一条一米多宽的青石板路斜插而过驿站。向下,青石路慢慢地沿着山壁湮没在大山里;向上,青石路沿着一座大山隐入另一座大山。山脚处,两排低矮的木屋、土墙屋相对而列,是那样的冷冷清清,袅袅冒出的炊烟似乎在延喘驿站最后的岁月。我们难以相信,就是这条荒凉的青石路,便是曾经南川通往云南、贵州的唯一大通道?也不会相信,那长不过200多米的两排小屋,在当时便是热闹非凡的大驿站。
观音岩,这个南川仅存的最后的古驿站,在岁月的流逝里还留下好多历史的印记?
“当年,我的奶奶便在这里卖油茶、米粑。每天要卖30斤米的粑,整整一斤茶叶的油茶。”当地居民夏帮领带着我们走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指着驿站的旧址,说起驿站的辉煌过去。虽然40多岁的他也无缘亲眼得见,所讲述的也是爷爷的爷爷、奶奶的奶奶曾经讲过的往事,但他依然自豪不已。走进驿站,当年祖先们住过的屋子,如今已成黄土,一只大白鹅兀自在老屋的旧址上觅食。
驿站里的老人们用异样的眼光打量我们这群陌生的来客,但没有人知道那些蜿蜒连绵的青石路何时在荒山野岭中铺就这样一条通道,也没有人知道这条通道上曾经走过多少人。翻遍南川县志,仅存的一点记录只有:古道……自南川置县以来,逐步形成。而南川设县距今已有1300多年,那么古道驿站的历史应该在1000年以上?关于古道驿站曾经的辉煌,县志则在商业一章有总体介绍:民国26年至28年出境笋子、桐油、茶叶、生漆、五倍子、松油、松烟、焦炭、毛铁、药材、猪鬃、牛皮等14.6万担,入境盐18200包(每包135市斤)。而那时,川湘公路尚未建成,古道所承载的运力,可见一斑。
“那时,每天下午两三点钟,驿站上上下下十几户人家便都住满了,每家少则六七人,多则十多人,要是晚来一点,就没住处了。那些远来的人,或挑桐油,或挑茶叶、布匹、盐巴,一撂下担子,便聚在一起谈笑、戏耍,也有的吸烟、赌博。天天如此,好不热闹。”今年66岁的李行书老人在斜阳下抽着旱烟,眯着双眼有一句无一句和我们答话,对远去的历史已经显得漠不关心。
走进李行书老人的家,地板虽然已经在几年前用水泥铺过了。但门还是木门,楼梯也是斜角而上的木楼梯,楼板经过长年的烟熏火燎,已变得漆黑了。我们轻轻一推堂屋角上的门,木门发出的“叽嘎”声虽不响亮,还是着实吓了我们一跳。是啊,当年曾有多少客商在这“叽嘎”声中住进来,又在天不见亮时挑着重重的行当在“叽嘎”声中出门远去,踏上遥远的、充满艰辛、未知却又饱含希望的旅程?
李行书老家隔壁,便是昔年日日客满的烟馆。朱红的门漆,历经岁月的风月而不褪色,无言地显示了当年主人的殷实和红火。再往前,有杂货铺、酒馆、客栈,虽然仅十多家人,却是行行皆有。谁叫古道是当时通往云南、贵州两省的唯一通道呢?
我们走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深冬的阳光懒懒地斜照着驿站靠左的一排房子,阳光是那样的分明。已吃过午饭准备下地的主人们停下忙碌的脚步,老老小小10多人围着我们,有介绍古道的,也有叙说逸闻的,不知事的孩子们则好奇而大方地打量着我们。只不见青年人,一问,果然都嫌在家里过得不富足,要趁着年轻外出多挣钱,那些本事大的,便在外面安了家,买了房,忘却了驿站。
曾经辉煌的大通道在历史的流逝中渐渐被人遗弃,无怪乎年轻人要离家外出谋生。毕竟,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就像当年这里的世界一样。
放眼驿站依然,历历在目。观音岩驿站,你曾有多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