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羊肉的地理标志保护区域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南部,面积达2356.05平方千米。区域辖5个镇、3个乡、1个管委会。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4′32″~111°07′02″,北纬40°14′38″~40°51′06″之间,东西直距74.1千米,南北直距67.5千米。
土默特羊肉色泽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肉层厚实紧凑、有弹性,肉质细嫩、肥瘦相间。
土默特右旗境内草场分为:山地草甸草原草场、山地干草原草场、山前冲积扇干草原草场、平原盐、湿草甸草场四种草场类型。北部山区为高原牧场,面积673.85平方千米,牧草有针茅属、隐子草属、芨芨草属、野韭、砂韭、山韭、蒙古葱(沙葱)等,都是土默特羊抓膘的天然饲料,为土默特羊不同月份饲养提供了充裕的空间。
土默特右旗南部土默川平原,总面积1682.2平方千米,海拔高程介于987~1000米之间。地表为黄河冲积物,其下层为湖积物,土壤主要是草甸土,土质肥沃。
土默特右旗地处中温带,干旱与半湿润交错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阴天少,光能资源丰富,年均气温7.5℃,全年日照3095小时以上。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9℃,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8.0℃。夏季雨水集中,年均降水量339.8毫米;秋天气候凉爽,无霜期年均132天;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优质的高原牧草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土默特右旗水资源丰富,黄河横贯旗境,全长106千米,年平均径流量247.56亿立方米。北部九峰山有美岱沟、甘沟、水涧沟等山沟21条,泉水清澈,富含多种矿物质,为牧草的生长和自然放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土默特羊肉营养成分高、无膻味、香味浓郁、风味独特,肉中富含氨基酸、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等。其中蛋白质≥18.1毫克/千克,氨基酸≥18.6毫克/千克,锌≥19.9毫克/千克。
选种:品种为蒙古羊分支而形成的土默特羊。
育种:在育种区选定10个核心群为种公羊繁育群,每年从这些繁育良种群中选留公羔进行培育。经过初生、断乳、周岁三个年龄段的鉴定,选留和使用达到特级和一级的种羊。
以天然放牧为主,舍饲圈养为辅。多样性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草场的多样性和品种丰富的牧草,使得土默特羊群在不同的月份到不同的牧场放牧,上山下川,周而复始,造就了土默特羊的强健体格。土默特羊的饲养方式为夏秋季山区草场放牧,冬春季平原草场放牧加补饲。
补饲的饲草有苜蓿、羊草、丛生禾草、碱蓬、盐爪爪等;舍饲以作物秸秆、青贮为主,配合树枝树叶、葵花盘等,饲料多以玉米为主。一年四季饮水均为山泉水或深井水,水质均达生活饮用水标准。
为保证羊的健康发展,每年都适时进行羊三联苗等防疫注射,实行早春驱虫和夏秋两次的药浴,加强了内外寄生虫的防治,组织接羔保育药品,防治疾病,提高接羔保活率。适龄屠宰:8~12月龄羊(22千克以上)。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土默特羊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9月18日,被纳入2020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009年,土默特右旗开始以高新技术型,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现代肉羊产业,重点打造建设“现代肉羊肉羊养殖示范园区”,强化“四大基地”(肉羊良种繁育基地、肉羊杂交繁育基地、育肥基地、活畜交易基地),完善“四大支撑体系”(肉羊良繁体系、防疫体系、培训服务体系、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体系),扶持组建肉羊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以肉羊改良为突破口,为解决肉羊个体产量偏低与羊肉口感品质单一等问题,通过整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鼓励支持政府采购,企业(合作社)、农户购置引进杜泊、德国美利奴、萨福克等国际优特肉羊品种,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同期发情等现代繁育技术手段,与本土土默特羊进行杂交选育。
2018年,土默特右旗规模化累计扶持建成现代化示范养殖基地4个,高标准肉羊养殖小区有12个,种羊繁育场3个、家庭牧场68个,高标准肉羊养殖育肥户2330户。累计引进国外杜泊、德美等种羊1300多只,纯种繁育种公羊5300多只,肉羊胴体较2009年以前平均增重5.2公斤,出肉率显著提高,羊肉品质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