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贵池区所辖涓桥镇、梅龙街道、墩上街道、马衙街道、江口街道、唐田镇、牛头山镇、秋江街道、乌沙镇、殷汇镇、里山街道、杏花村街道、池阳街道、秋浦街道、清风街道、梅街镇、梅村镇、牌楼镇、棠溪镇共计19个镇(街道)。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6′06″-117°50′05″,北纬30°15′15″-30°48′08″。
秋浦花鳜,体色较深,体前侧黑宽带不明显,腹小背厚。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肌间刺。
贵池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日照时数1900.7小时,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为-7.5℃,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为35.9℃;年平均无霜期24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水量充足。
由于本区地形地貌复杂,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形成丘陵地区“小气候”。春多阴雨,夏雨集中,秋少冬干,从西北向东南递增,适宜于水生生物的繁殖与生长,为秋浦花鳜生产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
贵池区境地势南高北低,依山傍水,分山区、丘陵、圩区,呈阶梯形分布,自南向北由高山、丘陵带逐渐过渡到洲圩平原区。南部中低山区,群山起伏,绿树如云;中部丘陵区,岗垄相间,田园平整;北部为沿江洲圩区,地势平缓、坦荡,境内土壤以红壤、黄棕壤、潮土、水稻土等为主。山地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全区森林覆盖率为48.8%。
贵池区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黄湓河、秋浦河、龙舒河、白洋河、九华河、青通河等通江河流,年经流总量25.5亿立方米(不包括长江过境水量)。本区境长江沿岸处及各通江河流中下游,湖泊与洲滩相间,其中比较大的湖泊有:升金湖、十八索、平天湖、天生湖、西岔湖、庆丰圩等。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宜于饮用、灌溉、养殖。
秋浦花鳜种质资源保护区——秋浦河流域周边生态环境较好,无工业污染,河水自净能力强,固体悬浮颗粒少。水质常年保持地表水国家标准Ⅲ类以上。
秋浦花鳜,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克/100克-19.3克/100克,脂肪0.4克/100克-3.9克/100克,天门冬氨酸1.8克/100克-2.1克/100克,谷氨酸2.5克/100克-2.8克/100克。
品种
秋浦花鳜(翘嘴鳜)
品种特点
秋浦花鳜隶属鲈形目,鮨科,鳜亚科,鳜属,是中国各主要江河湖泊的名贵食用鱼。“秋浦花鳜”体色比长江翘嘴鳜暗,体前侧黑宽带不明显,腹小背厚,采肉率与可食部分大于长江翘嘴鳜。其生长速度较普通鳜鱼快15%左右。据2002年安徽农业大学专家测定,其酶带也比其它地方鳜鱼多出两条,是一个优良品种。
种质来源
秋浦河种质资源保护区。
人工养殖为主,天然捕捞为辅。
苗种繁育
按照DB34/T632-2006秋浦花鳜(翘嘴鳜)亲本选育技术规程、DB34/T241-2002秋浦花鳜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标准、DB34/T633-2006秋浦花鳜(翘嘴鳜)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规范执行。
成鱼养殖
按照DB34-T418-2004无公害秋浦花鳜养殖技术规程执行。
捕捞运输
捕捞主要用旋网、刺网、干塘等方式进行。
2004年,秋浦花鳜被定为绿色产品。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秋浦花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宋朝诗人杨万里品尝秋浦河鳜鱼后,留下了“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于掌”诗句。鳜鱼美味名动江左,走南闯北的徽州商贩欲贩去山里,不想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徽州担子挑到徽州后,鱼已经变味,却又不舍得扔,交给徽州大厨料理。徽州人擅长制作毛豆腐、臭干子等发酵食品。明清以来,著名徽菜“臭鳜鱼”就是以贵池鳜鱼为主料,配以特有佐料烹制而成。
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据说,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平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
从20世纪末起,贵池区在组织“秋浦花鳜”科技攻关的同时,还通过品牌共享、纯天然养殖等方式,建立了国家级鳜鱼标准化养殖基地。
2000年,秋浦花鳜注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