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9月11日,上海石油化工总厂配套工程之一——我国自行设计的、采用“大型高桩承台钢管摩擦桩”新工艺建造的黄浦江大桥(今松浦大桥)铁路桥提前竣工全线通车。当天,第一趟列车,从上海北火车站开出,在鞭炮声、锣鼓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中,徐徐通过大桥,直达刚落成不久的金卫东站。
1976年6月29日,公路桥通车,改写了“黄浦江无大桥”的历史,这也是迄今为止黄浦江上唯一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双层桥。
松浦大桥的建成,改写了黄浦江无大桥的历史,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2003年、2005年,上海相继建造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奉浦大桥、徐浦大桥、卢浦大桥、松浦二桥。
松浦大桥是黄浦江上建造的第一座桥梁,为通往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的金山支线重点工程。大桥位于上海市郊西南松江区车墩镇得胜港附近,距闵行西渡上游12.5公里,米市渡下游7公里处。桥中心里程为金山支线K5+395.8,是一座上层为双车道公路,下层为单线铁路的公铁两用双层桥。
公路桥的路面宽9米,两侧各设1.5米人行道。公路引桥南北岸各22孔,采用31.7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桥长419.6米,引桥长1438.85米,全长1858.45米。引桥坡度为3%。荷载按汽-20级设计和挂车-100检算,人群荷载每平方米350公斤。
铁路桥共有85个墩台,正桥在水中有3个桥墩,两岸各有1个桥台,梁跨为4孔(96+112+112+96米)平弦伸臂三角形钢桁梁,梁高12.8米,加腿高6米,通航净高度10米,正桥坡度为2‰,两岸96米边跨中的80米挂梁采取4‰降坡,以减少引桥长度。北岸引桥42孔、南岸引桥38孔,采用31.7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铁路荷载按中-22级(货车由6.0吨/米改为8.0吨/米)设计,不考虑电气机车。铁路正桥长419.6米,引桥长2628米,全长3047.6米。
大桥局勘测设计处对三个水中墩基础的初步设计有4个方案:一是浮运钢沉井,二是直径1.55米钢筋混凝土管桩,三是直径0.55米钢筋混凝土管桩,四是直径1.25米钻孔灌注桩。经过比较选择,初议将钻孔灌注桩基础作为推荐方案,概算为864.6万元。其后,鉴于交通部驻沪单位三航局拥有大型打桩船和上海市的船厂有能力制造并运送长钢管桩等有利条件,于1974年7月最后形成用直径1.2米钢管桩基础和在钢套箱围堰内浇筑高承台的实施方案,并将三个水中墩交于三航局第二工程处施工。该局使用KYC—70打桩船和MB—70柴油打桩锤,插打直径1.2米、长46米、重30.2吨的无接头开口钢管桩,顺利打入土中35.5~38.5米。三个桥墩同时交错进行作业,占用河道较窄,保证了正常航运,并降低了造价。此方案的修改概算为694.4万元,较原方案节省170万元,达到快速施工和节约投资的效果。钢套箱重67.37吨,内壁底平面尺寸与墩身承台底面相同。先按实测竣工的桩位在套箱底板上割好桩孔,待底板与套箱联结好后,由潜水员在水下封堵桩与底板桩孔间的空隙,将桩顶加盖,再用水下混凝土封底。此时,钢套箱成为桥墩施工的防水围堰和灌筑承台、墩身和墩帽混凝土时的共用模板。大桥所用的钢管桩,从桩底往上28米范围内,在外围加焊4块加劲钣,使桩的截面周长增至4.46米,相当于直径1.42米桩的截面周长。由于增加了与土的接触面,因而提高了桩的摩擦承载力。经此处理,每根桩节省钢材1.4吨。两岸各有4个公路铁路两用墩,采用直径1.25米钻孔灌注桩基础。从1974年9月1日起至1975年1月29日止,完成全部钻孔灌注桩73根,计4088延长米,灌注桩身水下混凝土6098立方米。
两岸的公路、铁路引桥共有112个桥墩,采用直径0.55米钢筋混凝土管桩基础。从1974年7月26日起至1975年12月17日止共插打管桩1202根,计38289延长米。
钢桁梁架设前,在上海岸(北岸)铁路引桥下游侧修建预拼及存放钢梁的台座。北岸第一孔钢桁梁采用半悬臂拼装,利用水中的试桩作为临时支点,随拼装进度逐节向前移动。其余3孔均采用全悬臂拼装。从1975年5月6日开始拼装至同年8月10日止拼完,钢梁共重3642吨。铁路引桥的31.7米预应力混凝土梁,除北岸#0~#18墩的18孔是用2台65吨龙门吊机架设外,其余62孔都用66—130型架桥机架设,1974年12月11日起始,1975年8月23日结束。两岸公路引桥的31.7米预应力混凝土梁,系各用2台40吨龙门吊机架设,1976年2月4日起始至5月25日架完。
大桥主体工程由铁道部大桥局勘测设计处设计,其他配套工程的设计单位还有上海工业设计院、上海民用设计院、上海市政设计院和上海铁路局基建指挥部。大桥主体工程主要由大桥局四处第三工程队施工,其中3个水中墩由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处施工。配套工程则由上海市建工局、上海市城建局、上海铁路局和上海供电局施工。钢桁梁由山海关桥梁厂制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及钢筋混凝土管桩均由大桥局南京桥梁厂制造;1.2米钢管桩由上海东海船厂及4805厂制造;桥梁支座由上海电机厂、汽轮机厂、重型机器厂、机修总厂及大隆机器厂等单位制造。
大桥自1974年7月26日开工,1975年9月11日铁路桥通车,1976年6月29日公路桥通车。
据1973年7月4日国家地震局南京地震大队提供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地区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报告》,确定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厂址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5度。桥址位于松江县境内,接近金山县,按基本烈度6度考虑。
上海市于1977年11月成立黄浦江大桥验收交接小组。该小组在验收交接报告中认为:大桥在设计中采用大型钢管桩高桩承台和吊箱围堰建造墩台的施工方法,比较先进,较充分考虑了养护维修方面的需要。大桥主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高的,速度是快的。全桥概算5258万元,实际造价4941.56万元。
1977年12月1日正式由上海铁路分局黄浦江大桥管理所接管。上层公路部分由松江县公路管理所养护管理。为加快上海市基础设施建设,经市政府批准,从1987年1月1日起,开征松浦大桥机动车过桥费,由市公路处松江县公路管理所松浦大桥征收站负责收费和管理。这是上海市公路上首座收取过桥费的大桥。至1995年止,车辆过桥费累计征收2.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