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解放西路延伸段南侧,一座外观形似海鸥又如元宝的现代化建筑正日益展现英姿。随着外装工程进度的加快,刚硬的石材和灵动的玻璃即将进入人们的视线,室内大批机电设备正紧锣密鼓地安装,精装修所有样式和材料已基本确定……这就是沧州体育馆,一座体现沧州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奋发向上时代风貌的建筑,一座承载着沧州600多万群众期盼和梦想的建筑,也是迎接“两节”在沧举办的重点工程和我市城市标志性建筑。
造型灵秀大气结构方便实用 沧州体育馆的建设将秉承什么 风格,在设计、布局和功能上又有何特色呢?从体育馆施工现场负责人董卫伟的描述中,记者领略到了这座建筑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人们在观看“鸟巢”或“水立方”等体育建筑时,看到的也许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件非常精致的艺术品。同样,沧州体育馆在外观设计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北京专家考虑到沧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具有奋发向上的时代气息,大胆地将体育馆设计成外观形似飞向渤海湾矫健的海鸥或展翅大鹏,又似落地沧州的元宝和有奔腾动感的马鞍,高空望去,犹如沧州大地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经过公开招标,体育馆工程选择了北京建工集团进行施工建设,我们所熟知的北京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等大型工程都是这个集团承建的,堪称精品。 内部基础设施的工程质量更需过硬,诸如空调、弱电、灯光、消防、LED大屏幕等设备都是经过公开招标或专业人员严格考察精挑细选才获准进入的,而且这些专业施工的分包企业大都是具有承建奥运场馆业绩、经验比较丰富的单位。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细节注定了这座建筑的精品战略。 虽说体育馆不是为“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量身定做的,但其中许多环节的设计都考虑到了杂技表演的需求,成为了沧州体育馆有别于其他城市体育馆最大的特色。建在屋顶的杂技专用吊点、马道和灯光似乎不引人注意,但却是一项投资较大的设施,而且,观众席中设计了1000个可升降座席,在杂技表演需要特殊场地时,这些座席可以自动升降,腾出来的地方可搭建20米×18米的拼装舞台和直径15米的马圈,实现了场地的最大化使用。有了专业的设施和舞台,观众可以尽情享受杂技艺术的魅力和风采。 沧州体育馆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实用功能却很强,尤其满足了沧州举办大型活动的需求。董卫伟告诉记者,体育馆投用后,一些大型比赛或文艺晚会,都可以到这里来举办,届时,人们不仅可以享受现代化场馆的舒适、便捷,还可以体验高级设备带来的视觉、声觉效果,沧州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会达到极大满足。
提供赛训平台承载健身服务,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机会”已成为所有城市的一致选择,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用举办大型活动的契机,快速提高主办城市的知名度、城市形象和城市地位,加强城市竞争力。 而众所周知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虽然是以“吴桥”命名的国际性杂技盛会,但却一直在石家庄举办,作为杂技发源地的沧州只能望“节”兴叹。 原因只有一个,我们没有能够承接如此大型赛事的场馆。为迎接“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回沧举办,同时为本地体育赛训提供平台,为大众健身和休闲娱乐提供新的场所,更为提高城市形象和优化投资环境,市政府决定投资建设沧州体育馆。 作为省政府批准列入省级社会公益事业的重点项目,体育馆的建设受到了全市人民的关注,市政府为此专门抽调人员组建了体育馆工程建设指挥部,聘请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设计,并且经过公开招标,选择了曾经承建过国内大型体育建筑的北京建工集团,来承担沧州体育馆的施工建设。 进入体育馆展演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席,这些承担重要功能的座席共设5242个,其中主席台贵宾席116个,其余的是普通座席,不过这些普通座席中又有1000个可以自动升降,在比赛需要特殊场地时,可临时搭建拼装舞台和马圈。而平常时候,这里的比赛表演区面积可达2800平方米,其中杂技演出可容纳观众3872人,文艺演出可容纳观众6172人。根据省杂技办专家的意见,体育馆内屋顶还设计了杂技吊点和马道,在地面埋设了地锚,以满足杂技表演的需要。另外,馆内的音响照明、显示屏、声处理等均按照多 功能的要求进行了设计,能满足大型杂技和文艺演出的需求。在训练区,人们可以看到大面积的空地,可容纳训练健身类篮球场地5片、羽毛球场地17片、网球场地4片、乒乓球场地24片,将来可满足承办省级、国家级和国际级单项篮、排、乒、羽等体育项目的竞赛和训练。而展演区和训练区同时还可以承载大型集会、展览展销和全民健身等活动。
带动经济发展改变生活方式 体育馆作为大型公益设施,最大的 功能就是承接体育赛训,那么,举办赛事就是将来运营商考虑的最大项目。有专家研究发现,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可以为主办城市市民提供娱乐,还可强力刺激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额外的税收和赛前赛后发展效应。沧州体育局办公室主任刘永福认为,体育馆不仅为大众健身、休闲娱乐提供了新的场所,而且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更重要的是它可依托赛事和展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作为体育人,刘永福表示,体育部门今后一定会将这个场所充分利用好、保护好,发挥好载体带动功能和平台服务功能,使我市的全民健身运动更加活跃,竞技实力更加强大。 关于体育馆的使用,记者在走访众多市民的过程中发现,多数人的想法是希望体育馆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在比赛结束或办完“两节”就闲置下来,而应该多办一些文艺活动、多办一些大型展览,更应该成为一个全民健身的场地,成为放松心情、享受乐趣的场所。 市政协原副主席武金琢对沧州建设体育馆早有关注,他认为体育馆对沧州城市发展意义重大,但前提是体育馆场所要充分利用起来、功能要最大发挥出来。他建议体育项目能在室内开展的一定要在体育馆内及时开展起来,一些体育常规训练也应搬到这里进行,充分发挥馆内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及网球、乒乓球场地的功效;还应多增加一些沧州特色诸如杂技、武术文化等方面的展示,进一步扩大沧州知名度,并凭借赛事和展会提高沧州影响力。在机关工作的市民李晋兵希望体育馆将来的营运应该两手抓:一方面确定投资主方向,多承接比赛和展览,通过这个平台将沧州推介出去,并以此带动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应面向市民开放,多开发一些全民健身、文艺活动的功能,为沧州老百姓提供一个更为轻松和高级的活动场所。 市区某中学教师张平对于沧州体育馆有着更多的想法。他告诉记者,体育馆将来对外开放,自己一定会去锻炼,亲自体验一下在高级篮球场打球的感觉,而且也会约朋友去打网球或羽毛球,他希望体育馆能成为改变他生活方式和身体素质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