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秀》是越剧传统剧目。该剧目取材于明传奇《何文秀玉钗记》。
该剧目讲述了明嘉靖年间,“严党”专权残害礼部侍郎何忠一家,其子何文秀携妻王兰英连夜离家奔命途中,在海宁被恶霸张堂陷害。侥幸逃生三年后,何文秀金榜题名,沉冤昭雪。
明嘉靖年间,恶霸张堂,依仗干爹严嵩权势,横行不法,民怨沸腾。书生何文秀偕妻王兰英赴杭,路过海宁,与张堂邂逅。张堂欲图霸占王兰英,设计圈套,诱使忠厚老诚的何文秀堕入套中,张堂在调戏王兰英,逼奸不成之后,恼羞成怒,制造冤狱,陷害何文秀。知县贪赃枉法,官官相护,将何文秀屈打成招,张堂又买通解差,欲加暗害。幸解差王德仗义,私放何文秀逃走。张堂既害何文秀,又追抢王兰英,兰英逃至杨家茶馆,被杨妈妈所救,遂随同杨妈妈一家避居桃源九里桥桑园地。三年后,何文秀改名王察,官为巡按,微服察访民情,访得了张堂无数罪迹,也访到了王兰英的下落。为了有利于剪除张堂,为民除害,不能与久别的妻子会面,只得假借算命劝慰兰英,并安排兰英至巡按衙门伸冤告状。巡按上堂,张堂气焰嚣张,在大量确凿的证据面前,不仅不认罪,反而对何文秀进行恫吓威胁。何文秀为了正法纪、雪民愤,不顾“丢官削职难保命”的重压,断然将张堂处斩。作恶多端的权贵义子张堂终于难逃法网。
越剧传统剧目。故事源于明传奇《何文秀玉钗记》,四十年代由陶贤改编为越剧。
《何文秀》是越剧的传统戏。原来有上下两本,分两晚演完。上本描写何文秀本是官家子弟,父亲做大官,自己是秀才。后来受奸臣严嵩之害,全家遭殃,只有何文秀逃出来,靠唱道情维持生计。那天王兰英的父亲做寿,叫何文秀来家唱道情,王兰英见何文秀身世可怜,又有才有貌,叫丫鬟领他到花园相见。当时出于同情和爱慕,赠银给他读书赴考。谁知被王父撞见,认为女儿与唱道情的穷小子私订终身,辱没了门风,把何文秀与王兰英装在麻袋里沉入水中处死。王母疼爱女儿,暗地命总管撩起麻袋,救出二人,命他们成婚之后逃往外乡。
他们小夫妻逃到海宁。当地首富张堂依仗严嵩的势力,鱼肉乡民,无恶不作。他看中了王兰英,设计陷害何文秀。后来何文秀被狱卒(或解差)救出,王兰英也被开茶馆的杨妈妈救下。这是上本的故事。
下本就是著名的“桑园访妻”、“哭牌算命”、“除奸团圆”。
何文秀二次遇救逃出以后,做了官(巡按),到海宁微服私访。他打听到妻子的住处,正逢妻子为他做三周年祭,他因张堂末除,怕走漏风声,没有马上和妻子见面、相认,却假装算命,替妻子写了状子,最后处决了张堂,夫妻团圆。
最早这戏上下本连续演出。后来因为“肉头”(精彩的部分)主要在下本,所以往往专演下本。
这出戏从剧情来看,没有脱出“公子落难后花园,金榜得中大团圆”的老套子。不过它到底还是涉及了善与恶的斗争。其中的“桑园访妻”、“哭牌算命”确有特色,算是“骨子老戏”,经常演出,观众很喜欢,非常熟悉这两场戏的情节和主要的唱词唱腔。
越剧骨子老戏。
1953年1月5日由芳华越剧团重新整理在丽都大戏院首演。陈曼执笔,司徒阳导演,仲美舞美设计,郑传当技导,连波作曲。尹桂芳饰何文秀,许金彩怖王兰英。尹桂芳在《行路》、《访妻》唱段中,将越剧早期[四工调]与尹派唱腔有机融成一体,听来优美舒展,明快流畅。在《哭牌算命》唱段中,借用了苏州弹词和杭州武陵调,使之富有浓郁的喜剧色彩。这些唱段已收入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越剧小戏考》。尹派弟子均以此剧为尹派擅长表演的剧目,很多弟子演出过该剧。
上海飞鸣越剧团于文革前亦由沈明华领衔主演过该剧,采用了与芳华越剧团不同的演出剧本。陆锦娟先生曾替演过几次。
为了庆祝世博会在上海胜利召开,也为了让广大社区居民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到由专业艺术团队带来的演出,由闵行区群艺馆、上海越剧团主办,七宝镇人民政府、七宝文化中心承办的高雅艺术进社区——越剧专场《何文秀》,于日前在鲜花盛开的七宝文化广场开演。
《何文秀》是越剧的传统剧目,此次演出有国家二级演员齐春雷主演,吸引了近千名越剧爱好者观看。故事讲述的是明嘉庆年间,书生何文秀携妻王兰英上京赴试,路过海宁,与恶霸张堂邂逅。张堂欲霸占王兰英,故制造冤狱,陷害何文秀。海宁知县将何文秀屈打成招,幸得解差王德仗义,私放何文秀逃走。王兰英逃至杨家茶馆,被杨妈妈所救。三年后,何文秀应试高中,被封为巡按重返海宁,微服暗访王兰英,并访得张堂无数罪迹,最后大堂会审张堂和王知县,为民除害,夫妻团圆。此次演出不仅在演员的唱、说、做功、服装上十分到位,在硬件的灯光、字幕、音响上也下足了功夫,使得演出分外精彩。剧情带动着观众们的情绪,整场演出更是掌声连连、满堂喝彩。
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很快接近尾声,精彩的表演令观众仍依依不舍。至此,高雅艺术进社区——上海越剧团越剧专场《何文秀》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