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连长赵和在南宁战役中被俘,在他准备领了遣散的路费回家之际,四连连长唐大成却将他当做“解放战士”从俘虏营中领了出来,带到了朝鲜战场,对于四连的陈天放、苗全禄、王保全等老兵而言,赵和就是他们曾经的敌人。一场远在异国他乡的战争,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在云山,在长津湖,在临津江。异国他乡,战火纷飞,战场的那边和这边,都是赵和的敌人,他必须背负着过往和现在,在这场战争中艰难地活下去。在枪林弹雨中,赵和和四连一起成长,赵和逐渐地认识到这支队伍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军队,而四连的战士们也逐渐接纳了赵和。停战协议生效的子夜,在和平最终到来之际,赵和和四连战士们在战线前见证了历史。
付辛博 饰 赵和
董琦 饰 雨三湾
李感 饰 陈天放
兰海蒙 饰 唐大成
孙浩涪 饰 杨栓柱
鞠帛展 饰 周念鱼
卜宇鑫 饰 苗全禄
刘翰阳 饰 亮子
出品人 薛继军(总)、戴玮、李捷
制作人 王浩(总制片人)、敦淇(总制片人)、刘文武(总制片人)、王平(总制片人)、何文(制片人)、张继东(制片人)、林威(责任制片)、李小东(责任制片)、董朝明(执行制片人)、黄晨(执行制片人)、孙朋涛(执行制片人)、张正(执行制片人)、荣鹏(执行制片人)、吴笛(执行制片人)、吴菡(执行制片人)、游勇(制片主任)、刘继承(制片主任)
监制 庄殿君(总)、韩三平(总)、谢颖(总)、孟钧、龙晓宁、刘习高、于秀杰
赵和
演员 付辛博
从国民党部队收编过来的战士,早年参与到与美军的联合作战,知己知彼。一开始觉得志愿军不可能战胜美军,但是几场战斗打下来,使得他逐渐领悟到志愿军的强大力量,树立了必胜的信心。他在志愿军四连战士突击美军后,捉到美军联络员,众人苦恼无法沟通之际,他力挽狂澜,为四连冒死谈判。对话美军联络员。
雨三湾
演员 董琦
本是个弃婴,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养。在抗美援朝战争总,担任实战式训练的班长。巾帼不让须眉,出任代理班长的她训练严格。在战斗中,她和 赵和一起帮扶成长,与其他四连战友并肩前行,无畏冲锋。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为连队指导员。
陈天放
演员 李感
四连的农民战士,副连长,也是一位志愿军老兵,有着优秀的作战技能和严格的军人素质。他敢爱敢恨,对赵和有着莫名其妙的恨意,赵和并没有直接和他发生任何冲突,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针对赵和,处处看赵和不顺眼。经过营长的劝说下,他似乎把对赵和的恨意放下了,牺牲时仅20多岁。
吴四民
演员 潘俊潼
在严肃的人民志愿军队伍里,他无疑是跳脱的。他对待新战士的关爱是用树杈敲打,使新战士能更快的记住作战要领;面对新上任的女班长,他毫不掩饰的“嘲笑”出声;当战友们啃着馒头、喝着清汤,而战俘却有鸡吃的时候,他也会不满的发泄出来。
《战火熔炉》刻画了一代人平凡小人物的伟大付出与牺牲。正是这一个个小人物,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群像,展现出中华英雄儿女的不屈精神。战争中的文艺作品,历来都是激励战士冲锋的号角和战鼓,也是提醒二十一世纪人不忘历史的警钟。抗美援朝战争题材文艺作品最大力度还原这段红色历史,讴歌英雄,赞颂士兵,用家国情怀与百姓视角谱写宏伟的英雄史诗,在战火中刻写民族品格,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光明日报》评)。
《战火熔炉》塑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四连”这样一个英雄团体,呈现了一批英雄群像。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是新中国面临的一次严峻考验。(《北京日报》评)
《战火熔炉》题材并不算市场热门,阵容更没有能担起收视率的大明星,剧情也没有什么能制霸热搜的噱头,这部低调的战争剧,却被许多军事历史迷们认为,是罕见的、相当扎实地展现了抗美援朝战场的一部电视剧作品(澎湃新闻评)。
为了保证拍摄质量,部分演员在开拍前进行了两个月左右的跟组训练,主要包括队列、口令,以及当时志愿军一些基本战术的培训。
拍摄时东北温度已经零下30度左右,因为拍的是入朝初期的戏份,要求演员穿单衣拍摄。工作人员还可以穿棉袄、贴暖宝,演员没办法。戏里所有的演员都生过病,都发过两次到三次的烧。
因为曲吉在剧中战斗戏居多,他为了诠释角色内心戏的方面下了功夫。
该剧在拍摄中,战争戏的调度大,大多数都是外景戏,拍摄时又是零下25度到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剧组的大道具坦克是柴油机,每天开机之前,制片部门要先给坦克的发动机烤火,把柴油化开。所有车辆上山下山都打滑,雪一化,一路泥泞,车一扎进去就出不来。有次车扎进去,皮卡都拉不出来,最后剧组是用道具坦克把车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