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学名:Pomacea canaliculata)是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有2对触角,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螺体左边有1条粗大的肺吸管。成贝壳厚,壳高7厘米,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
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原产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等。广泛分布于北美、亚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原生分布于南美洲的普拉塔流域,主要在其中的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域。在亚马逊流域亦有原生分布。在南美洲,福寿螺分布量较多的国家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等。
中美洲和美国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外来水生物种数据库与欧洲和地中海国家植物保护组织(EPPO)数据库资料,在中美洲的多米尼加已有福寿螺分布;在美国,已在近50处地区发现福寿螺生存繁衍,主要包括夏威夷的考爱岛(Kauai)、瓦胡岛(Oahu)、拉拿夷岛(Lanai)、夏威夷大岛(Hawaii)、毛伊岛(Maui)及湿地芋头田(Glady's Taro Patch)等地区,关岛的美索河(Masso River),佛罗里达州杜瓦尔郡(Duval)的杰克逊维尔市(Jacksonville)及奥兰多(Orlando)的Little Wekiva河,亚拉巴马州莫比尔县(Mobile)的兰根公园(Langan Park)和三里溪(ThreeMile Creek)、鲍德温县(Baldwin)的莫比尔-滕索河三角洲(Mobile-Tensaw River Delta)等,北卡罗来纳州罗京安县(Rockingham),亚利桑那州尤马县(Yuma),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Riverside)的索尔顿湖(Salton Sea)、圣地亚哥(SanDiego)的米拉玛湖(Lake Miramar)和莫雷湖(Lake Murray)及克恩县(KernCounty)的哈特纪念公园(HartMemorial Park),爱达荷州特温福尔斯县(Twin Falls)境内临近斯内克河(Snake River)的几处地点及印第安纳州科修斯科县(Kosciusko)的瓦沃西湖(Wawasee Lake)等。福寿螺引进美国本土最初方式很可能是因水族馆释放,也就是“水族馆倾倒”导致传播蔓延。美国的宠物店一直在销售福寿螺,用于清除水族养殖池内的藻类。夏威夷的福寿螺于1989年引入,来源地可能是菲律宾,引入的目的是食用。
在亚洲,首先引入地区为中国台湾地区,其后为日本,之后为泰国和菲律宾。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福寿螺是老家在美浓的阿根廷华侨1979年从阿根廷引入,目的是食用。后来发现口感不佳,市场接受度差,福寿螺遭到弃养,在田野大量繁殖,并蔓延泛滥。
在菲律宾,福寿螺是1982-1984年从中国台湾引入,当地称为Goldenkuhol。起初,因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其进行了大量繁殖。不过,人们很快就对其失去兴趣,放弃养殖。因其入侵水塘、沼泽、稻田、水渠、湖泊及其他有水的区域,甚至含氧量较低的污水区也有入侵。菲律宾有120-160万公顷水稻受到福寿螺危害,损失巨大。此外,对于生态系统也有较大破坏,如对食物链的影响等。
在日本,一家私营公司于1964年曾将福寿螺引入熊本县,虽有逃逸至邻近稻田和水渠,但可能由于当地山区气温较低,逃逸的福寿螺全部死亡。20世纪80年代早期,养殖福寿螺食用一度成为日本的时尚,因而从中国台湾和南美洲进行了大量引进。1983年,日本35个县共495个场所进行福寿螺人工养殖。但是,由于口味不受消费者欢迎,福寿螺迅速丧失了商业价值,被大量遗弃。大约在1982年,在熊本县和九州的水田和水渠中发现福寿螺的卵块。至1985年,九州、四国及本州的多个县内报道发现野生福寿螺。之后,危害面积不断增加,至1997年趋于稳定。但1999年徒然增加了13000公顷,原因不明。2004年,在28个县发现福寿螺的水田面积共有77053公顷。福寿螺在日本分布的北缘线位于茨城县南部,但在其更北的山形县(Yamagata-ken)境内,一条河流内也曾经发现过福寿螺。
在韩国,推测福寿螺是1981年首次从日本引进的,但可以确认的引进年份是1983年,当初引进的目的是食用,引入地区为忠清南道牙山市(峨山,Asan)。1992年开始用于稻田除草,后来应用面积不断扩大,2000年达179公顷,2000年达48437公顷。最初以为福寿螺在韩国不能越冬,但后来发现在韩国(如海南郡、康津郡)能够越冬,并取食直播稻秧苗,造成严重危害。研究表明,在全罗南道,福寿螺5-6月在水渠及稻田繁殖,至10月一直保持较高密度,但至11月则密度迅速降低,部分个体可在水渠越冬,但排干水的稻田则未发现越冬个体;气温低于-3℃时,大多数个体死亡。目前,韩国北至舒川、论山、尚州、容州一线已有分布。据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福寿螺在2020年的分布面积将占韩国国土面积的45.5%,2080年将占88.4%。
泰国的福寿螺于1986年引入;越南于1988年引入养殖,最初的目的是用作养鱼和养鸭的蛋白来源,1992年在建江省和胡志明市还曾建立专门的福寿螺养殖场,且出现大量逃逸,并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大量蔓延;马来西亚于1991年在雪兰莪(Selangor)梳邦(Subang)的鱼塘中发现福寿螺;老挝于1991年首次从泰国引种至万象市西可哈塔奉区(Sikhotabong District),并在附近村庄传播。1994年老挝北部省份又从越南引进养殖食用。在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热带地区,由于环境适宜,福寿螺传播快速,均已广泛分布。生态环境模拟预测的结果显示,福寿螺可能会散布至世界上许多至今尚未受干扰的地方,如印度稻作区、澳大利亚的自然湿地(如Kakadu)或稻作区。
在中国大陆地区,1981年由巴西籍华人引入广东中山市养殖,被视为高蛋白食品。1984年福寿螺作为特种养殖对象在广东省被广为推广,并很快被人工引种到了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浙江等地。如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杭州曾经有组织地引进1万只福寿螺幼螺,在余杭、淳安、建德、桐庐、富阳、萧山以及西湖、江干等县区入塘放养。但是,由于福寿螺味道不受欢迎,被大量遗弃野外,自然繁衍蔓延,如浙江的台州和宁波分别于1999和2002年被福寿螺入侵。根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福寿螺在向北迁移的过程中,经历-3至5℃的低温考验后的种群存活率更高。目前,福寿螺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已有广泛分布,并且可以自然越冬。但是,福寿螺在中国仍然在不断北移,自西向东,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及上海等长江沿线省(市)均已成为福寿螺分布的地区。福寿螺已在中国长江以北的许多地区繁衍传播。
福寿螺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有2对触角,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螺体左边有1条粗大的肺吸管。成贝壳厚,壳高7厘米,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
卵圆形,直径2毫米,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5天后变为灰白色或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在夜间,卵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初孵化的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静止不动,长达3-4个月或更长。
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
福寿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当没有更多食物时,会食漂在水面的微小物质(身体倒过来用足运动沾物取食)。
福寿螺虽然是水生软体动物种类,但可以在干旱季节埋藏在湿润的泥中度过6-8个月。一旦暴发洪水或被灌溉时,它们又能再次活跃起来。成年螺的呼吸器可伸到5-10厘米长或更长。
福寿螺属于雌雄异体,在中国西双版纳地区3月中旬开始产卵,仅需2-3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体内受精,雌、雄螺扭合在一起进行交配,时间达2-5小时;其交配时如果受到触碰干扰,会立即停止。通过饲养观察发现,母螺常在夜间进行产卵,产卵时爬出水面,在池壁或水面的植物、木桩上产下绯红色的卵块,排卵时间长达1-2小时。卵块附在物体上,每个卵块含卵190-505粒,卵块最长可达8.8厘米,重量为2.8克。当温度处于20-25℃范围内时,卵块孵化时间为17-25天;当气温处于27-32℃范围内时,卵块孵化时间为8-16天。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ver3.1——无危(LC)。
在人为引种传入中国台湾和南方部分地区及东南亚国家后,福寿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制约,水稻秧苗是其喜食的植物,气候条件又十分有利于它的生长繁殖,因此对这些地区的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每年的4-6月份和8-10月份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的高峰期,也是成螺以及高龄幼螺危害集中的旺盛时期,水稻、紫云英、慈菇、茨实、甘薯、蔬菜等作物是福寿螺主要危害的对象,对水稻的危害尤为严重,福寿螺几乎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会产生危害,幼苗到分蘖期为主害期,幼螺和成螺会咬食水稻叶及分蘖,使水稻因为分蘖降低而减少了有效穗进而造成减产。
福寿螺对水稻、莲、茭白、芋头、荸荠、菱角、芡实、蕹菜等水生作物危害甚大。根据全球入侵生物数据库可知,福寿螺为世界性最严重的100种入侵生物之一。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福寿螺还可能成为疾病和寄生虫的载体,烹饪方法不当,生食或未熟透食用,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如其携带的后圆线虫(肺蠕虫,Lung worm)能引起致命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携带的吸虫能导致皮肤过敏。同时,福寿螺是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和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的中间宿主,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大量粪便可污染水体。与本地物种竞争导致本地淡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水生物多样性。
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是福寿螺越冬的主要集中区域,这为集中消灭福寿螺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应充分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渠,对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加以破坏,就会大大降低冬后残螺量。还可以通过对卵块的人工摘除并结合农时对成螺的捡拾来控制其繁殖数量:田边的杂草和稻株基部以及沟渠边的杂草基部和沟壑等附着物是福寿螺的主要产卵地,因此,一是结合田间管理,在福寿螺的产卵高峰期将田间、沟渠边的卵块摘除后踩碎,或者埋到挖好的深坑中;二是利用晒田时成螺大部分集中于秧田沟内和进排水口处,宜采取人工拾螺以控制其危害。
在春、秋季福寿螺产卵高峰期,在稻田中插些竹片、木条等,引诱福寿螺在这些竹片、木条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并进行销毁,平时结合农事操作捡螺、消灭卵块;冬季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渠,清除淤泥、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此方法较费时费力,在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很难通过人工防治方法达到防控福寿螺蔓延的效果。
在沟渠和水稻移栽后,利用养鸭食螺。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选择中小体型,鸭龄30天的免疫鸭苗,鸭苗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冬季集中放鸭于沟渠和农田啄食幼螺,减少越冬螺量。由于福寿螺成螺外壳坚硬,生物防治一般无法消灭成螺。
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喜爱食螺,淡水鱼塘水库如果有福寿螺,每亩放两三尾青鱼即可有效去除幼螺。
灭螺化学药剂种类很多,但这些药物在发挥效力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推广使用时要加以监管和指导。
大面积防治宜采用药剂防治,主要药剂包括:
茶籽饼:茶籽饼被粉碎后,按3-5千克/亩的用量均撒于排灌沟或已经翻耕好的田块上,能达到90%左右的防效率。
70%贝螺杀:每亩稻田喷施50克70%贝螺杀兑水50千克,可达90%以上的防效率,但此药会刺激人体粘膜,还能毒杀鱼类等水生物,所以必须谨慎使用。
硫酸铜晶体:移栽水稻前,每亩田面按0.5千克/硫酸铜晶体兑水75千克的量喷施,可达85-90%防效率。
经试验,5%的梅塔小颗粒剂,在水稻插植当天或次日每亩稻田施撒0.25-0.4千克,对福寿螺的毒杀率高达90-95%,而且可达85%的保苗效果。田间施药时要保持浅水层5厘米共持续7天左右,在此时段内尽量让水质保持清澈,以达到最佳的杀螺效果。
6%密达:在插植当天或次日,每亩撒施0.5-0.7千克6%密达拌细土40千克,可实现80-90%的毒杀效果。
如螺害过于严重,建议隔10天再用一次药,特别提醒,由于杀螺剂会对鱼类产生毒害,因此,施药后7天切不可向鱼塘排入此类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