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社区医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全国首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系湖南省干部保健基地,也是湘江新区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现为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原发性肝癌病种牵头单位,医院“肿瘤病科”和“老年病科”成功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医院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岳麓山下、风景秀丽的湘江西畔。
医院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首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药品临床实验机构;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国家首批中医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刘祖贻)、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潘敏求)、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个(刘祖贻、张崇泉、潘敏求、刘炳凡、蔡光先、蒋士生、郑纯、仇湘中)、湖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黄柏良、蒋益兰)。医院湖湘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特色突出,坚持以中为主、中西结合的方法服务于广大的老百姓,疗效显著,影响甚广。
医院的科学研究水平多年来一直居于省内中医临床研究前列,“十二五”时期科研课题共立项1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发改委课题1项、省科技厅课题18项、省自然基金课题14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52项、省保健专项资金科研课题3项;获科技成果奖励14项,包括省科技进步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1项、省中医药科技奖9项;荣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奖等50多个奖项,发明了我国第一个治疗肝癌的中药新药肝复乐片,研究开发出了古代养生精等30多个药品,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医治疗肿瘤的《中华肿瘤治疗大成》、论述中医科研方法的《实用中医药科研手册》等学术专著1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医院与研究院临床所、肿瘤所合署运行,开放床位860张,共有19个病区;设有35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10个研究室,9个教研医院拥有一批优势专业学科及平台,有国家级重点中医临床专科3个(肿瘤科、老年病科、脑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肿瘤科、脑病科、老年病科、心血管科、护理学)、重点学科4个(中医肿瘤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脑血管疾病方向)、中医老年病学、中医骨伤科学),省重点专科7个(中西医结合肿瘤、 中西医结合脑病、 中西医结合脊柱•骨关节病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科、中西医结合肛肠病科、护理、消化科);建有省级重点研究室1个(肝癌证治研究室)。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775人,医院拥有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141名,另有国医大师2名(刘祖贻研究员、孙光荣教授是省内首先当选的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1名(潘敏求教授是国家首次评选国家级名中医当选的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名,享受湖南省政府津贴2名,省名中医16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中西医结合专家15名,医院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教学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36名,以及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中青年技术骨干。
医院设备先进,配备有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128层螺旋CT、高档胃肠镜、大型平板血管造影机(DSA)、DR、CR、高档全身彩超、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全自动发光免疫仪、流式细胞仪、高压氧、全层流手术室等先进医疗设备及设施。
医院始点于1957年3月17日,其前身是湖南中医药研究所临床研究室。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1966年并入湖南中医学院。
1985年10月升格为厅局级科研事业单位,更名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1991年5月成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与中医临床研究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1996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牌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2003年5月增名为湖南中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06年增名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同年1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单位。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1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