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于世的吉县黄河壶口瀑布东岸,有一座神奇、神秘、神圣的大山——人祖山。它重峦叠嶂、气势雄伟,主峰海拔1742米,山系总面积203平方公里。远眺令人油然兴叹,近观令人心醉神迷。
人祖山位于山西临汾市吉县,是全国唯一以“人祖”命名的大山。这里植物群落丰富,珍禽异兽众多,保留着原始森林的古老风貌。这里四季风光各异,经年五色斑斓,乃自然观光、休闲养怡之绝佳胜境。
忘忧山庄是具有休闲、游乐和餐饮、住宿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景点。这里有供游客住宿的122孔窑洞:标间98个、套间20个,可同时容纳200人入住;有供游客就餐的“餐饮长廊”、“多功能四合院”、“药膳坊”、特色小吃摊位等,可同时供400人就餐。沿忘忧山庄的河谷由下游往上依次建有琴、瑟、笙三湖,以纪念伏羲作琴瑟、女娲作笙簧的功迹,并有“琴瑟和鸣”的含义。湖上设置水上碰碰船、水上自行车、垂钓等游乐项目;地上游乐项目有卡丁车场、木制古式秋千、古代民间棋类、古代箭弩射场等;在多功能四合院的第四层设有“研易养生堂”,请周易名家、养生专家轮流坐堂,传易理,授天人合一之道,析自然,教遵循规律之法,以满足游客趋吉避凶、禳灾祈福、追求健康幸福的需求。
人祖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祭祀女娲、伏羲的场所遗址,是人祖山景区的核心景点,建在海拔高度1742.42米的人祖山主峰之巅。院内有伏羲殿、娲皇宫、地藏殿、唐代石碑等;娲皇宫悬崖下之伏羲岩建有十八罗汉廊,山壁嵌入十八罗汉浮雕;依山壁刻题,建小庙一座,内奉玄武、观音。娲皇宫大门前有块天生巨石,有“卧云石”、“补天台”、“娲石”之称,上下两层,均有方圆石窝一组。有学者认为是伏羲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产生“天圆地方”观念的表达。人祖庙外墙在1938年被第二战区阎锡山的晋绥军改建为抗战防御工事,修复后,发现它是上下三层碉堡、顶部为交通战壕的壮观军事工程。
“戏台庙”为俗称,其正式名称为“伏羲庙”。位于人祖庙之北,距山巅的人祖庙约1000米。
因每年七月十八日在此唱戏娱神(十九日赴人祖庙祭祀),故有此称。戏台庙依原格局重新修建,南北走向。南面戏台(乐楼);中部“二皇殿”,塑娲羲二像,与戏台相对;北面二层古建筑,下层为“抗战展览馆”,上层为电影放映厅,向游客循环播放公司投拍的晋绥军抗日故事片《保卫人祖山》。庙院东西各建厢房,用于接待贵宾和服务大众。
人祖山景区的又一个亮点,就是位于人祖庙以北的彩虹玻璃鹊桥。这是全山西省唯一一座凌空横架的透明玻璃桥。全长88米,宽度2.5米,离地面高度15米,单块玻璃可承载400公斤的重量,材质:6.6钢化玻璃,玻璃桥同时容纳50人,但景区限制30人同时上桥。玻璃桥四周栏杆为七色彩虹。玻璃桥横跨与两峰之间,悬于风景如画的山谷上空,将山谷景色一览无余。
高庙,从下往上,有185级陡峭的人工台阶,又称“登天梯”;据庙内一块石头和第一洞门墙壁上所嵌一方石碣残存铭文考证,可以确定高庙的始建年代为明代洪武、永乐、嘉靖某朝;庙内供奉玄武大帝;庙后的天然平台上有七个小石窝,正好是北斗七星之形,而且在七星“魁”的末端两星连线上恰巧是北极星的位置。这说明高庙与北极崇拜、观察天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伏羲殿坐东向西,不知始建于何年何月。庙前的两眼“石井”是集雨设施,此外还有蓄水以供生活之用和灭火的功能;殿门联语为“滚磨联姻名重华夏无双祖,结绳布卦功绍古今第一人”歌颂了伏羲繁育人类、结绳记事、始画八卦的伟大功绩。殿中明间除了伏羲塑像外,两侧配像为重、黎、羲、和,均是司掌天地四时之官;两端次间塑伏羲“九相”和“六部”,他们居于六合,各司其职,“分理宇内”。如此规模的塑像群,在全国亦不多见。
娲皇宫主像为女娲,配像为伏羲,两侧塑侍男侍女像。庙门联语为:“自古母仪天下,由来乳育神州”,突出了其中华母亲的神圣地位。女娲塑像下曾经发现过两个装有人骨、裹以黄绫的木盒,有明代人“皇帝遗骨流在此”、“皇帝遗骨先人流下”的记述。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骨头样本作C14测年,确定:人头骨,树轮校正年代距今6280年,说明它十分古老,比五千年华夏文明还早千余年;牛羊骨距今2100—900年,说明人祖庙早有祭祀活动,最晚出现在汉代,从出土文物看,实际上始于战国时期或更早。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价格冬季30元/人,夏季6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