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委、市政府邀请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规划设计团队,完成了《屈子祠保护规划》《屈子书院建筑方案设计》《屈子文化园总体规划设计》多个单体设计。规划中,屈子文化园核心景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分为核心景区、文化产业发展区、湿地保护区、屈原墓保护区、龙舟体验区和休闲旅游度假服务区六个区域。
汨罗市将充分利用屈原在汨罗居住、创作、沉江这一特定历史过程,围绕屈子祠、汨罗江、端午节这些杰出的文化遗产,通过遗产保护、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和文化再生手段,有机整合区域内“山、水、祠、院、馆、址”资源,建设一个以领略楚文化风貌为主的“屈子遗产露天博物院”。
屈子祠核心景区内包括屈子祠和复建的屈子书院两大建筑,按照《屈子祠保护规划》要求,屈子祠重在文物主体的保护、维修维护,恢复现有的玉笥八景。同时还将建设小体量的贾谊、司马迁纪念馆、楚生活展示区等建筑。
屈子书院创建于宋朝初年的屈子书院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与汨罗江畔的屈子祠构成一个整体,历史上几次搬迁,总是相随相伴。新中国成立后,屈子书院改为学校,“文革”中被毁。
总投资近两亿元的屈子书院是屈子文化园的核心项目,占地140亩,主体建筑面积14118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书院礼堂、讲堂、教学斋、藏书楼、祭祀礼堂、屈原研究院等。
屈子祠,又名屈原庙,为祭祀屈原之祠庙。屈子祠始建于汉,重修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建筑占地1354平方米,坐北朝南,为单层单檐砖木结构,三进三厅,十四耳房,前有三座砖砌大门,祠正门牌楼墙上绘有13幅屈原生平业绩和对理想追求的写照浮雕。2001年,屈子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屈子书院创建于北宋年间,曾称汨罗书院、清烈书院、屈原书院等。新建的屈子书院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常青院士领衔设计,中国屈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诗词协会、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东南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在书院建设中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期主体自2013年动工,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539.2平方米,已建成包括求索堂、沅湘堂、藏骚阁等19个单体,具备讲学、藏书、文史展示等功能,是我国目前最大体量穿斗式偶数开间的全木结构。
屈原碑林,位于屈子祠东侧,共365块书法碑刻作品。主体结构由离骚阁、天问坛、九歌台、九章馆、招魂堂等五个部分组成。以屈原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将屈原的全部作品串成一个整体。五个建筑均采用砖木结构,上盖黄色琉璃瓦,下辅白色花岗岩,各自独立,又以廊亭衔接。
诗歌国际交流中心围绕楚辞、非遗、国学等主题,以沉浸式体验为目标,精心策划和打造内容体系、产品体系、消费体系,拟建成集会议、会展、国际交流、非遗体验、娱乐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中心。
根据楚辞中提到的各类植物,将其打造成一个以楚辞植物为生态背景,集特色餐饮、主题住宿、休闲娱乐、户外运动、拓展训练等于 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
在楚辞植物园东南侧选址建设屈原剧场,作为屈原音乐剧演艺场所,涵盖演艺、休憩、商业等功能。
楚堤整体结构为一堤一路、一江一湖,结合湘楚文化、屈原两个核心主题,在该地块内打造一个屹立于汨罗江畔的文化地标,体现其靓丽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屈子文化园代表性景点之一。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紧邻国际重要湿地洞庭湖,生态地理区位十分重要,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河流形态自然、岸线优美、植被景观秀丽、观赏性强,是我国中亚热带江河冲积平原向低山丘陵区过渡区域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香草湖水域开阔,蒲剑洲遍布菖蒲。艾叶,石兰岛荷叶织边、植被镶嵌,薜荔岛藤荆攀援、候鸟栖息。
在屈子祠东侧山洼中,有一面水塘,四周竹林环绕,村舍错落,炊烟袅袅,鸡鸣声声,池中鸭凫鱼跃,微波荡漾,塘水常年不清不浊,不竭不溢。池中长满了屈原喜爱的芰荷——即水芙蓉和菱芰、芡实。相传有一白马与屈原终生相伴,屈原爱之有加,常在此饮马洗马,使白马时时洁白无暇。后人为了纪念屈原,称此塘为饮马塘。塘边原有巨石一方,绳索之痕隐然,传为屈原拴马处,县志上称为盘石马迹,现巨石已不知散落何方。
依托名山湖,临水打造童梦水寨 项目。依托无动力水上娱乐设施,通过建设翘 板桥、秋千桥、平行桥、独木桩、梅花桥、马 踏飞燕、幸运大转轮、障碍桥、情侣桥、钢丝 桥等多种水上障碍设施,打造一个水上冒险、 运动娱乐的童梦水寨。
地址:岳阳市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
门票:55元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参考路线:从汨罗客运总站进入屈原大道,从屈原大道到屈子文化园(屈子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