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民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遗址距今约5500~5000年,已探明遗址面积17万平方米,出土遗物之丰富,保存完好,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一处大型史前环壕聚落遗址。
哈民遗址发掘总面积8200余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环壕2条,出土石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近2000余件,出土碳化的黍、粟、大籽蒿、大麻等植物种子80多万粒,人骨205例。被考古学家命名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哈民文化”。
哈民遗址是中国考古工作中在北纬43度以北地区发现的史前聚落(对于聚落一词,考古学家是这样解释的,用墙围裹起来的人类居址,叫城,用壕沟围裹起来的人类居址叫聚落。哈民遗址就是用壕沟围裹起来的聚落遗址。),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遗址内发现的十几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房屋木质构架,再现了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的构筑框架情况。
房址内发现凌乱堆弃的大批非正常死亡人类罹难场所,其中一座仅18平方米房址内发现的97具人骨遗骸,将史前那个凝固了重大灾难事件的原生状态,活生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在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堆积着97具小孩、年轻人、中年人的尸体,东边是头骨,南边是四肢,杂乱无章。它们层层叠压,大部分头骨及肢骨因火烧变黑或碳化粉碎。专家现场鉴定,堆弃的人骨多为妇女和儿童,由此推断,当青壮年男性外出狩猎或者征战,聚落内的妇女儿童便成为一场突然降临灾难的牺牲品。
哈民遗址中的陶器器型有筒形罐、钵、盆、双耳壶、斜口器等,陶质以夹细砂陶和砂质陶为主,少量泥质陶和夹蚌陶,陶色以褐陶为主,少量红陶和灰陶,纹饰以“麻点纹”和素面为主,另外还见有少量之字纹、方格纹、刻划纹和席纹等。
哈民遗址发现的石器多为石质工具,制法以琢制和磨制为主,器类有磨盘、魔棒、斧、杵等。玉器仅见于个别房址内,有壁、环、坠饰等。蚌器,主要是生产工具和装饰品,器形有锥、针、匕及坠饰等。
哈民遗址中房屋居址的发现,对于正确揭示东北地区史前人类的居住环境及其居住方式有着不可多得的标识作用,它是成排或成组分布、规整统一的空间布局,属于完整的史前聚落形态。由此可以探究古代社会人类群体之间的种群关系,较大限度地复原古代社会氏族、部落或家族之间的结构与形态,内部等级的构成、财产的占有以及家庭和婚姻的状况等。甚至通过对出土物品的分类和统计还可以较为准确地再现当时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画面。丰富的出土文物,反映聚落废弃时间的突然性,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实状态。
哈民遗址现遗存的半地穴房屋遗址的居住面及四壁多经过烧烤,穴底呈红褐色。有烧烤穴底、穴壁以防潮,烧烤泥背屋面以防寒防风、防止雨水冲刷的迹象。半地穴房屋也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这些都说明5000多年前的哈民人已经懂得怎样御寒保暖,怎样度过北方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哈民遗址是由内外双壕围裹起来的聚落遗址。考古人员研究发现,哈民遗址北区环壕约为东西长350米,南北长270米,深约2米,呈椭圆形封闭状态。环壕具有抵御野兽和外敌入侵的作用。
哈民遗址出土的各种植物种子81万余粒,其中农作物遗存有大籽蒿、粟、黍和大麻四种,其他非农作物植物遗存有藜科的藜属,禾本科的狗尾草属、野稷和马唐等植物种子。
哈民遗址的发掘为人们深入了解西辽河流域此类遗存的确切年代、分布范围及其整体面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为构建东北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及时空构架的建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对中华文明进程在东北地区的发展程度具有启发和标识作用,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珍贵的重要实物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和科学价值。
2011年,哈民遗址被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为“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2019年10月,哈民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1月,哈民遗址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