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洪湖市渔民开始开展水产养殖。
2005年,洪湖市水产局在滨湖办事处组织建立了大闸蟹养殖核心示范区。
2008年8月,洪湖市专门成立了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为大闸蟹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2008年11月,洪湖市邀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负责大闸蟹养殖模式研究的试验、示范工作,并对大闸蟹养殖水域、养殖技术进行全程监测和实地指导。
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泊,其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洪湖活水性较好,水体清澄,透明度高,平均值为133厘米,含钙、镁、硅、铝氧比值高。
水域中有丰富的螺、河蚌、水蚯蚓等河蟹喜食饵料,还有大量生长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等各类水生植物,能满足补充河蟹饵料,也是河蟹栖息蜕壳、隐蔽的良好场所。
洪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洪湖市所辖的大湖水域,总面积4万亩。
种源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
养殖条件
水体透明度大于1米,PH值7.4至8.2,硬度6至8摄氏度,碱度1.55米克/升至1.62米克/升,盐度1‰以下,水深1.5米至2.5米,水温1℃至30℃,水草每平方米≥3000克,底泥厚度≥0.4米。
亲本
繁殖用的亲蟹体质健壮,附肢完整,行为敏捷,活动力强,无病无伤。雌蟹体重≥100克,雄蟹体重120克至150克。
苗种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行为敏捷,体表光滑,附肢完整,无寄生虫。用于成蟹养殖的扣蟹规格为100只至120只/千克。
成蟹养殖
扣蟹投放:2月底前后投放扣蟹。每667米围圈养殖面积放扣蟹450只至600只。
饲喂:以圈内天然饵料和人工投放的螺蛳为基础饵料,搭配投喂野生小杂鱼和从圈外采集的优质沉水植物。全年动物性饲料占40%左右,植物性饲料占60%左右。具体要求为“两头精,中间青,精粗结合,荤素搭配。”投苗初期,日投饲量为蟹体重的1%至2%;春季投饲量为蟹体重的3%至4%;摄食旺季,日投饲量为蟹体重的5%至10%,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上午八、九点钟投喂全天量的3%左右,剩下的饲料傍晚投喂。后期为蟹育肥,增重的重要阶段,适当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捕捞
捕捞时间:9月底,10月初开始捕捞。
捕捞规格:雄蟹160克/只以上,雌蟹150克/只以上。
理化指标
雄:粗蛋白(%)≥15.4;粗脂肪(%)≥9.2;肥满度(克/立方厘米)≥0.82;天门冬氨酸(%)≥1.4;精氨酸(%)≥1.3;甘氨酸(%)≥0.63;丙氨酸(%)≥0.85;性腺占体重比例(%)≥3.2。
雌:粗蛋白(%)≥17.1;粗脂肪(%)≥11.6;肥满度(克/立方厘米)≥0.74;天门冬氨酸(%)≥1.4;精氨酸(%)≥1.4;甘氨酸(%)≥0.63;丙氨酸(%)≥0.88;性腺占体重比例(%)≥9.6。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洪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仙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