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球港(Global Harbor),位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300号,南邻宁夏路,东依凯旋北路,西靠中山北路和上海内环线,是普陀区的地标建筑。
上海环球港于2008年开始建设;于2013年7月5日竣工并开始试营业;于同年9月15日正式开业。上海环球港南北长度达560米,东西宽度约150米,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包括一个面积约27万平方米的4层裙楼购物中心和一对248米高的双子塔。
2019年5月16日,上海环球港根据《购物中心等级评价标准》被评为“5G+五星购物中心”。
上海环球港南北长度达560米,东西宽度约150米,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包括一个面积约27万平方米的4层裙楼购物中心和一对248米高的双子塔,商业面积近32万平方米,高级办公楼12万平方米,五星级酒店面积约4万平方米,共有三层地下室,其中两层为购物区,另一层是停车场。
上海环球港购物中心地上四层,地下三层,屋顶还配有花园,高60米。其一楼主要为国际品牌,二楼为运动与潮流主力店,三楼除时尚服饰外还有特色餐饮,四楼主打餐饮及文化;地下一层以快时尚品牌为主,辅以主题快餐及大型超市;地下二层为家居用品和饰品童装;屋顶花园面积达3万平方米,播放露天电影,举办电影节、时装周、啤酒节、电子竞技等时尚文化活动。
购物中心的最南面是太阳大厅,中间为中央广场,最北面称为花园中庭。
大堂实施罗马建筑设计师维特鲁威所规定的古典建筑美学的基本原则,划分作底座、中段、头部这样三段,地下两层做了底座,大型圆拱将上面三层连成一体,成为中段,再上面就是建筑学上称之为收分的头部,这样的分割,保证了比例的协调,让新古典主义的美学风格得到了体现。
中央广场形体是长方形,高达60米,地下、地上六层,地下两层被大型圆拱围合,地上四层竖立着巨柱,在长方形的长边与短边上,巨柱有节奏地展开,证实了毕达哥拉斯的一句名言:“美就是和谐”。
上海环球港双子塔分为南北两楼,其中南楼为酒店和写字楼,北楼为商住两用楼,均为43层,进深14米,净层高2.8米。
上海环球港的外立面用色克制,运用古铜色花岗岩,显得从容、平静;室内空间运用热烈的红色、激情的金色、宁静的绿色、优雅的咖啡色以及天使般的白色,色彩多样华美,营造了热烈灿烂、华丽的宫廷意境及新古典主义氛围;内部充满了异国情调的欧洲风情街,在各个空间都分布有老欧洲图案和纹样,具有盎然的意趣,对应了克莱夫·贝尔关于“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个论断。
太阳大厅环立着科林斯巨柱,拥有红色的柱身与金色的花瓣;围绕着大厅,展开着古典时代的浅壁柱,浅壁柱头部的金色花朵时时刻刻作着怒放;大厅顶上设有大型穹顶,可看见一个塔楼,射入的阳光与广场内的灯光相互交融后变得华丽;穹顶下有关于欧洲航海文化的种种画面,从远古的木船到当下的邮轮,显示了大航海时代的一路过程,充满了新古典主义文化氛围,具有古代希腊罗马古典主义风格。
中央广场具有柱式变化,地上一层与二层是科林斯柱式,三层换成了塔式干柱式,四层又换成爱奥尼柱式;大厅还设有色彩较鲜艳、景象较丰富的壁画,反映了欧洲文化,同时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之地意大利的威尼斯致敬。
花园中庭透过顶上不规则的穹顶,大片阳光透射而下,轻笼着欧洲文化的各种表征符号;中庭还拥有大片的绿植图案,具有自然之美。
上海环球港位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300号,南邻宁夏路,东依凯旋北路,西靠中山北路和上海内环线。
地铁
乘坐上海地铁3号线、上海地铁4号线、上海地铁13号线至金沙江路站下车即可到达。
公交
1、乘坐上海公交136路至宁夏路白玉路站下车后向西步行约200米即可到达。
2、乘坐上海公交136路、上海公交216路、上海公交67路、上海公交754路、上海公交846路至金沙江路中山北路站下车后向东步行约100米即可到达。
2008年,上海环球港开始建设。
2013年7月5日,上海环球港竣工并开始试营业;同年9月15日,上海环球港正式开业。
2013年7月~8月,上海环球港先后举办夏日音乐节、时装周、交响音乐会等活动;同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201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和上海旅游节重要内容之一的“环球港旅游文化购物节”在上海环球港举办。
2019年9月23日,上海环球港举办6周年庆生仪式。
2021年9月12日,上海环球港举办8周年庆生仪式。
2016年,上海环球港被评为“2014~2015年度国际地产大奖——环球最佳零售商业建筑”。
2019年5月16日,上海环球港根据《购物中心等级评价标准》被评为“5G+五星购物中心”。
2020年1月7日,上海环球港成为“5G+双千兆全球第一港”。
上海环球港的诞生,不仅刷新了全球中心城区购物中心的规模,而且开创性地将旅游、文化和商业融为一体,这个升级版的商业模式,对上海打造国际贸易中心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月星评)
上海环球港的出现为上海的添加了海纳百川的新的天际轮廓线,并且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共享空间,成为上海人新生活方式的一个说明。(解放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