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赫哲族人口较少,却能歌善舞。年纪大的赫哲人都能唱几段赫哲族民歌。这些民歌,是和他们的渔猎生产、宗教祭祀、生活娱乐过程分不开的。这些民歌大部分都是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场景即兴创作而来,再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下来。2021年5月24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申报的赫哲族嫁令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Ⅱ-171
  • 申报地区: 黑龙江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相关项目

赫哲族嫁令阔

项目序号:1385

项目编号:Ⅱ-171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

保护单位:饶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历史溯源

赫哲族称其民歌为“嫁令阔”,意即小调、小曲的意思。

虽然赫哲族人口较少,却能歌善舞。年纪大的赫哲人都能唱几段赫哲族民歌。这些民歌,是和他们的渔猎生产、宗教祭祀、生活娱乐过程分不开的。这些民歌大部分都是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场景即兴创作而来,再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下来。

从歌词内容和曲调变化看,赫哲族嫁令阔大致可分作五类:

一是历史性的古歌:内容具有神话、族源等性质,流传下来的极少,十分珍罕。如用类似于依玛堪曲调演唱的《迁徙歌》,就被誉为会唱歌的“活化石”。

二是祭仪中的神歌:主要由赫哲族萨满在祭祀仪式中演唱,有《请神歌》、《颂神歌》等。其曲调相对固定,但每个人演唱中又具有个性风采。神歌曲调后被依玛堪艺术和篝火夜舞等引用。其曲式保存不多,在凌纯声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留存下一部分,弥足珍贵。

三是生活中的风俗歌:反映内容有渔猎生产、男女爱情、民俗风情、家乡山水等,这类民歌所占比重比较大。其歌词随意性很大,可看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词曲尽情发挥。如《松花江相会情歌》、《想情郎》、《思恋调》等,都属经典性作品。

四是回忆性的倾诉歌:这类民歌的产生和赫哲族苦难经历相关,或痛说苦难历史,或抨击日寇血腥罪行。这些民歌曲调缓慢悠长,悲切泣美,听起来如泣如诉,给人一种压抑感。如《过去痛苦的日子》等。

五是新生活的赞美歌:这类民歌均产生在新中国建立后,数量比较大。其作者有吴连贵、吴福常、韩福德、孙玉森等。如《绿色的山哟绿色的水》、《捕鱼谣》等,大都是在过去民歌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填上新词,互相传唱,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今天的新民歌。

由于赫哲族人口较少,又没有文字,更没有专业的音乐记录者,所以赫哲音乐主要是靠一代代民间艺人、演唱爱好者的记忆、口头流传。过去赫哲人生产方式主要是渔猎,其中以捕鱼为主,生产工具以网船等简单的捕鱼工具为主,因此赫哲音乐素材大多是源于他们的祈渔、织网、捕鱼、食鱼等生活。音乐节奏简洁明快,旋律清新流畅,有随波逐流的韵味,有“歌在船头,唱在浪中”之意,曲调和基本节奏大都出于划船的动作,舒展平缓,具有渔家歌谣的特点,既好听又上口,容易记忆和传唱。

1930年凌纯声先生赴赫哲渔村搜集到了27首民歌,建国后中央到地方专业、业余工作者前往赫哲族地区采录部分民歌,前些年由专业工作者张志权搜集整理后,并附有赫哲题材创作歌曲,由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赫哲族民族歌曲集》。

同江市印制了《赫哲心声》一书,主要搜集的是多年来创作的赫哲族代表性歌曲,还有部分挖掘到的民歌。

应该承认,这两部书的出版为汇集赫哲族歌曲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根据现掌握的资料,两部书还遗漏了许多原始民歌和创作歌曲。特别是,现今还有部分赫哲人能够演唱部分民歌,抢救赫哲族民歌已势在必行,否则会造成历史上的缺憾。此外专业音乐工作者要加强赫哲族创作歌曲的整理和研究,冀以丰富赫哲歌曲的创作。

传承保护

2021年5月24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申报的赫哲族嫁令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遗产编号:II-171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93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知识文章
黑龙江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蒙古族四胡音乐、唢呐艺术(杨小班鼓吹乐棚)、森林号子(兴安岭森林号子)、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达斡尔族民歌(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黑龙江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物产丰富,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民俗非遗项目就有端午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朝鲜族花甲礼、鄂温克族瑟宾节、婚俗、赫哲族乌日贡大会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单
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有些已进入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的创作,产生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有些已进入旅游文化产业行列,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桦树皮制作技艺、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老汤精配制、刀剑锻制技艺(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非遗传统戏剧有哪些 黑龙江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录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物产丰富,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戏曲在形成唱,做,念,打为一体的成熟的戏曲形式后,又因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语言,风俗,民间艺术的影响而形成千姿百态的剧种。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就有评剧、皮影戏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黑龙江曲艺国家级非遗项目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植于民族民间,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传承着深层的文化基因,连接着历史和未来,成为北方民族和龙江大地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曲艺非遗项目就有东北大鼓、东北二人转、达斡尔族乌钦、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摩苏昆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哪些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黑龙江流域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居住在这里的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锡伯族等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与游艺文化。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就有戏法(赵世魁戏法)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 黑龙江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黑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有些已进入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的创作,产生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有些已进入旅游文化产业行列,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剪纸、麦秆剪贴、满族刺绣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录
“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一个特定空间内独有的符号印记。它不仅记载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且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它们穿越时空,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满族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传统医药非遗有哪些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录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物产丰富,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就有枇杷露传统制剂、老王麻子膏药制作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非遗传统舞蹈名录 黑龙江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项目
非遗民间舞蹈皆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娱乐过程中,继承发展自民族原始舞蹈,其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艺术内涵深受当地地域环境、民族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体现在了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服饰、道具之中,因此,这些产生于民间的非遗舞蹈艺术都具有共同的本质特点。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非遗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音乐项目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历史的、民间的音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音乐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音乐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音乐名单,包括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侗族琵琶歌、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铜鼓十二调、回族民间器乐等。
河北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河北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河北是内蒙古、北京、河南、山东和东北的接壤之地,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多文化多民族聚集地,让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和生根发芽。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北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唢呐艺术、河北鼓吹乐、冀中笙管乐、昌黎民歌、锣鼓艺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北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上海传统音乐非遗名录
上海以其在贸易进出口,和经济方面的强大实力成为我国经贸重点城市,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也是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海市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江南丝竹、码头号子、琵琶艺术、锣鼓艺术、道教音乐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上海市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广西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面临南海北部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通道口。这里山水如画,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造就了广西灿烂的古代文明。世代繁衍生息于此的八桂儿女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侗族大歌、多声部民歌、那坡壮族民歌、吹打(广西八音)、京族独弦琴艺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西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山西省非遗传统音乐有哪些
民俗活动是山西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俗音乐是一种流行在山西的民间吹打乐,它广泛地参与当地群众的人生礼俗中,也是山西省的非遗项目之一,如流行于山西省柳林县县城及城郊穆村一带的民间弹唱、山西省东南部长治一带的上党八音会,这些礼俗音乐活跃在民间各种娱乐场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锣鼓艺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西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传统音乐非遗名录 河南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河南是我国音乐文化资源大省,然而,随着时势的变迁和时代的转移,河南音乐遗产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也越来越被忽视、冷落,日益成为消失的文明。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唢呐艺术、信阳民歌、江河号子、古筝艺术、锣鼓艺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南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湖南非遗传统音乐名录
也许一提到湖南你就会想到锦绣潇湘、伟人故里,火辣的湘菜、多情的湘女,其实湖南除了美景、美食、美人,还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众多文化特色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唢呐艺术、桑植民歌、靖州苗族歌鼟、江河号子、土家族民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南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新疆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新疆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
新疆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浩瀚历史的沉淀是岁月刻下的印记,是人类留下的珍贵财富,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类世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疆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蒙古族长调民歌、花儿(新疆花儿)、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哈密木卡姆)、维吾尔族民歌、哈萨克族民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新疆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广东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世界遗产是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梅州客家山歌、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广东汉乐、锣鼓艺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浙江传统音乐非遗有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民族音乐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之一,通过民族音乐来了解这份普通老百姓与民间艺人的感情,以及做学问的方法与道路。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浙江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古琴艺术、江南丝竹、十番音乐、海洋号子、琵琶艺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浙江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