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98
项目编号:Ⅱ-184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上海市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奉贤区
保护单位:上海市奉贤区文化馆(上海市奉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心)
孙文明,1928年6月3日出生于浙江上虞,4岁时出天花双目失明,12岁丧母,孤身漂泊他乡,以算命谋生,16岁与二胡结缘,22岁(1950年冬)来到奉贤,一年后入赘南桥潘家,易名潘旨望,弃卜从艺。在江南地区茶馆卖艺,十多年的勤学苦练、创新求异,不仅拉得一手好二胡,还创作了一批优秀二胡乐曲,出席了江苏省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载誉归来,先后应聘在上海民族乐团讲学半年,上海音乐学院授课一年半。1962年12月13日,不幸因病逝世,年仅34岁。
孙文明当年漂泊卖艺于民间音乐盛行的杭嘉湖一带和苏南各地,他异常的音乐天赋和对民间音乐的痴迷,加上虚心好学,勤奋努力,每到一处,打听到哪里有二胡好手,不惜辗转数十里登门求教;四处流浪的生活,让他接触和学习到丰富的民间音乐和戏曲,无论是江南丝竹、民间小调、戏曲曲艺,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汲收,打下了深厚扎实的民间音乐基础,在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求异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技巧。
孙文明当年茶馆卖艺,写在一本折子上供观众点奏的二胡曲,有一百六七十首。据当年上海音乐学院从孙文明学琴的学生回忆,当时学院里曾办过一次孙文明二胡艺术研讨会,记录了他创作的二胡曲30首左右,可惜现在已无从查找。现存于世的尚有11首:《送春》《弹乐》《流波曲》《四方曲》《志愿军归国》《人静心安》《夜静箫声》《杜十娘》《送听》《二琴光亮》和《春秋会》(按创作年代排序)在上音时还曾创作一首《昼夜红》,今已散佚。其中《二琴光亮》和《送春》两首,过去从未露面,这次在发掘和保护孙文明艺术遗产中,2000年在北京发现,是1957年孙文明在北京会演时由中央音乐学院帮助录制。秘藏半个世纪重见天日,使孙文明现存二胡作品从9首增加到11首。
这11首作品优美动听、风格迥异,充满了新奇独特的创意,独创了二胡演奏的许多“绝技”。不仅运用了我们今天通用的五度定弦演奏方式,更独创了八度定弦、同度定弦、无千斤、连顿弓、秀波音、连续泛音、双音演奏等特殊演奏技法,使二胡表现力得到极大发展。如有次他在拉琴中,弓毛上松香即将用尽,胡琴上发出异常音色,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领悟到运弓时控制弓弦摩擦丝弦的力度,用“托丝”演奏法,利用实音与泛音的“边际效应”,可以奏出类似洞箫音色,由此创作出二胡曲《夜静箫声》,在夜深人静时,万籁俱寂,从远处传来清雅悠扬洞箫的音韵,给人以新异脱俗之感;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孙文明创作了别具一格的模拟音乐《志愿军归来》,演奏时,随着火车呼啸、汽笛鸣叫,列车从远而近,志愿军整齐雄壮的步伐声、《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合唱、轮唱声,欢迎队伍的军乐、锣鼓鞭炮,口号、吹呼声,交织成一片,在一把二胡上,演奏出一曲气势磅礴的英雄凯旋曲,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使人“叹为闻止”。
孙文明为二胡教育事业也作出了贡献。在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民族乐团任教期间,培养的多名学生,后来大都成了音乐界的知名专家、教授。他的奋起于坎坷、成才于逆境,和勤学苦练、创新求变精神,也为我们作出了典范。
孙文明为人们留下了十多首经典乐曲和独创的演奏技艺,赋予了二胡新的生命力,丰富了我国民间音乐宝库,推进了二胡艺术的发展,成为我国民间音乐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当今的二胡名家都普遍认同,孙文明与刘天华、华彦钧(瞎子阿炳)都为二胡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同为我国现代二胡界泰斗级的大师。
2007年“孙文明二胡曲及演奏技艺”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孙文明二胡艺术非遗项目,被评为“上海市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国家文旅部将奉贤定为“非遗在社区”试点单位。
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公布上海市奉贤区“江南孙氏(孙文明)二胡艺术”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