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36
项目编号:Ⅴ-138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曲艺
所属地区:广东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
保护单位:兴宁市文化馆
清代中叶,兴宁北部的罗岗、罗浮与江西交界,设有官办的“驿铺”,赣南地区的商贩经过兴宁时,将江西赣南的曲艺“于都古文”传入兴宁。竹板歌初为卖药、讨食和说善书者使用,后来做佛事的人借竹板歌劝化心里有疙瘩者、病者和死者家属,帮他们解除思想痛苦,因而又称乞食歌、教化歌。清朝兴宁道士在表演道教舞蹈时,起初是以竹板伴奏演唱竹板歌。而更多的是民间艺人用于说唱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传本,而且一代一代相传下去。
自清末民初后,兴宁竹板歌便逐渐传开。
“古戏文”竹板歌传入兴宁后,经过了三个嬗变:一是唱词结构的嬗变,由赣南传入时的两句体结构,逐渐融进当地的山歌(每首七言四句)并被“同化”,过渡为四句体,至清末民初又衍变为五句体,并逐渐向五句体尾驳尾变化;二是腔调的嬗变,“古戏文”腔调传到兴宁后,逐渐与当地客家山歌的音韵接近,并融进了当地的山歌曲调,逐渐形成五句板腔调,曲调分为两个单元,前两句为一个单元,后三句为一个单元,调式以5向6转变,所押音韵与兴宁话语音相同;三是乐器的嬗变,由三块竹板变为四块竹板,另有一块锯齿状的竹板,并由单一的说唱向多种表演方式演变,从而形成为兴宁竹板歌。
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兴宁在神光山下创办了培训竹板歌说唱艺人的学堂“忠义堂”,专门传授竹板歌说唱艺术。“忠义堂”创办后,竹板歌传承了“锦、上、添、花、英、雄、豪、杰、仁、义、礼”等共11代。清光绪年间,忠义堂一度停办,民国初期又复办,培养了一批批带“满”字辈的说唱艺人师傅头和说唱艺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兴宁民众曾以竹板歌宣传动员群众,对打土豪、抗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及封建统治,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兴宁人民用竹板歌歌颂党和社会主义,赞美新生活,创作了一大批竹板歌作品。在《宁江文艺》等刊物发表,推动竹板歌的创作。
1954年至1956年,文化馆干部下乡时,每人都带4块竹板下乡,分区分期举办竹板歌说唱培训班,培养了一批骨干人员,后来有的成为竹板歌传承人。
改革开放后,兴宁的竹板歌活动更为活跃,文化部门多次举办培训班,1980年9月23日至10月1日,文化馆举办为期10天的竹板歌培训班,有20多人参加,由老艺人传授竹板歌技艺,包括打竹板、演唱技巧,现场示范表演,组织新编竹板歌传本大会唱,共演唱8场,演唱了《叔嫂奇冤》等8个新编传本,从而培养了一批演唱新人。
在说唱竹板歌的过程中,通常有前奏、间奏、尾声等过门音乐,一般由竹板、椰胡、秦琴、二胡演奏。一般开唱前有一段前奏,唱完一段(常为五句)之后有一段间奏,在转换情节处有时也会出现间奏。这些过门音乐可以不断反复,其长短视说唱的需要而定,它们不仅丰富了竹板歌的音乐性,也为演唱者即兴调整和编唱歌词提供了适当的时间。一般的唱本都有夹白,夹白有传承的,也有临时发挥的。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常根据作品的内容表述和作品情绪喜、怒、哀、乐表现的需要,在唱腔旋律、节拍、节奏等各方面加以改变,但每首的结束音是不变的。竹板歌的曲调大致相同,都是传承下来的曲子。他们在歌唱中,善于运用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连说带唱地表述各种不同的情绪。起唱之前和每唱完一首或一段的时候,他们都要敲打一次手中的竹板,俗称“打竹板”,作为引子和过门;若两人唱时,则一人拉胡弦,一人打竹板。
竹板歌唱词工整,曲体结构相对固定,是五句一首,每句七字,五句中一、二、四、五句押韵。通常是前一首的最后一句是后一首的第一句,有时为了字接前后两首,省去击乐过门,直接唱上一首尾句的三字,叫“尾驳尾”但到变换韵脚或情绪大的变换时就不能“尾驳尾”,第一首第五句唱完后与第二首中间则要过门或夹白。
竹板歌习惯用尾驳尾合韵,以叙事见长,多用于说唱中、长篇故事传本及短篇故事折子。演唱中有插白,有说有唱,唱时字正腔圆,说时语言风趣。
兴宁竹板歌,又称五句板,主要分布于兴宁全市城乡,并流传于梅州市及河源、韶关等客语市县,还辐射到香港、澳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和国家的客籍华侨、华人聚居区。
兴宁市挖掘整理了竹板歌传统曲本100多部,红色革命竹板歌500多首。兴宁竹板歌有各级别传承人40多人,有20多个民间艺人,每年培训2000多名中小学生。兴宁全市每年有专场演出200多场,竹板歌成为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兴宁文化馆在周末举办竹板歌演唱活动,组织说唱人员在人民公园和明珠文化广场以及下乡开展演唱活动,特别是在春节、国庆、 中秋、重阳等节日开展活动,促进竹板歌活动的不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