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63
项目编号:Ⅵ-102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甘肃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
保护单位:临潭县文化馆
甘肃临潭万人扯绳至少六百多年的历史。临潭县城关镇,俗称“洮州旧城”,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洮河上游拐弯处。古时,曾为明驻古洮州临洮军中强体之游戏。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春正月,洮州(临潭)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计之,英军至洮州旧城。英部将士之中多为江淮人”。唐封演《封氏闻见录》云:“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此教战。”这里扯绳源于军中“教战”活动。当年,沐英将军驻旧城期间,在当地以“牵钩”(即拔河)为军中游戏,用以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戍边,据《洮州厅志》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就是古之牵钩在临潭县城一直留传下来的历史源渊。以至后来群众把扯绳作为“以占年岁丰歉”(《洮州厅志》)的象征,既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扯绳,也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古代的活动形式:据《洮州厅志》记载,临潭县“万人扯绳”赛是“用长绳一条,联小绳数十,千百人挽两头,分朋牵扯之。其俗在西门外河滩,以大麻绳作二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大绳之末,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首及力扯之。老幼旁观,鼓噪声可撼岳。以西城门为界,上下齐扯,凡家居上者,上扯;家居下者,则下扯,胜者踊跃欢呼;负者亦颇为失意。其说以为扯绳之胜负,即以占年岁之丰歉。”“万人扯绳赛”的形式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与内容,属于全民性参与的民间体育活动。参赛者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午后,筹办着把早已准备好的“绳”(扯绳是直经为5公分粗的钢丝缆绳,总长1100多米,重达8吨。)按旧俗摆放在一字街中央,由大家推荐之“少壮”担任“连手”,负责每局的胜负,并与对方连接“龙头”(即绳头),赛前各自将绳捆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俗称双飞燕),扯绳总长1100多米。比赛开始,参赛者一拥而上,分挽绳的两端,双方连手将木楔子串在龙头中间,以鸣炮为号,开始角逐。
“万人扯绳”赛集中体现了古代军队中独具特色的练兵形式,是展现民族团结和互助意识,以及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一项大型特殊竞技。“万人扯绳”赛的形式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与内容,属于全民性参与的民间体育活动,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