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扯绳赛是甘肃省临潭县群众性的一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实际是一种大型的拨河比赛,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举行。该活动来源于明驻古洮州临洮军中强体之游戏。临潭县万人扯绳赛,以其绳之最重、直径最大、长度最长、人数最多而著名。该习俗体现了劳动人民勇敢的尚武精神和民族气质,有凝聚民心、维系团结的作用。2001年7月,该活动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属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 遗产项目编号: Ⅵ-102
  • 申报地区: 甘肃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相关项目

项目序号:1463

项目编号:Ⅵ-102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甘肃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

保护单位:临潭县文化馆

历史溯源

甘肃临潭万人扯绳至少六百多年的历史。临潭县城关镇,俗称“洮州旧城”,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洮河上游拐弯处。古时,曾为明驻古洮州临洮军中强体之游戏。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春正月,洮州(临潭)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计之,英军至洮州旧城。英部将士之中多为江淮人”。唐封演《封氏闻见录》云:“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此教战。”这里扯绳源于军中“教战”活动。当年,沐英将军驻旧城期间,在当地以“牵钩”(即拔河)为军中游戏,用以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戍边,据《洮州厅志》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就是古之牵钩在临潭县城一直留传下来的历史源渊。以至后来群众把扯绳作为“以占年岁丰歉”(《洮州厅志》)的象征,既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扯绳,也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艺术特色

古代的活动形式:据《洮州厅志》记载,临潭县“万人扯绳”赛是“用长绳一条,联小绳数十,千百人挽两头,分朋牵扯之。其俗在西门外河滩,以大麻绳作二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大绳之末,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首及力扯之。老幼旁观,鼓噪声可撼岳。以西城门为界,上下齐扯,凡家居上者,上扯;家居下者,则下扯,胜者踊跃欢呼;负者亦颇为失意。其说以为扯绳之胜负,即以占年岁之丰歉。”“万人扯绳赛”的形式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与内容,属于全民性参与的民间体育活动。参赛者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午后,筹办着把早已准备好的“绳”(扯绳是直经为5公分粗的钢丝缆绳,总长1100多米,重达8吨。)按旧俗摆放在一字街中央,由大家推荐之“少壮”担任“连手”,负责每局的胜负,并与对方连接“龙头”(即绳头),赛前各自将绳捆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俗称双飞燕),扯绳总长1100多米。比赛开始,参赛者一拥而上,分挽绳的两端,双方连手将木楔子串在龙头中间,以鸣炮为号,开始角逐。

传承保护

“万人扯绳”赛集中体现了古代军队中独具特色的练兵形式,是展现民族团结和互助意识,以及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一项大型特殊竞技。“万人扯绳”赛的形式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与内容,属于全民性参与的民间体育活动,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32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知识文章
甘肃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名录 甘肃游艺与杂技非遗名单公布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原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甘肃人民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就有拔河(万人扯绳赛)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甘肃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甘肃是一个历史久远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人文资源环境独特的地区,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孕育了西北高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之美,形成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宝卷、格萨(斯)尔、米拉尕黑、祝赞词(肃北蒙古族祝赞词)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录 甘肃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项目
陇原民间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陇原人民日常文化和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饱含着他们对劳动、生活的理解和期望,成为陇上民俗的亮点。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傩舞、高跷、兰州太平鼓、锅庄舞、鼓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甘肃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甘肃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尔3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拥有已公布的8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裕固族民歌、花儿、唢呐艺术、藏族民歌、佛教音乐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有哪些 甘肃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且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中秋节(吉安中秋烧塔习俗)、全丰花灯、药市习俗(樟树药俗)、灯会(石城灯会)、庙会(西山万寿宫庙会)、稻作习俗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录 甘肃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且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生铁冶铸技艺、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雕漆技艺、毛纺织及擀制技艺(东乡族擀毡技艺)、窑洞营造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录 甘肃非遗传统戏剧有哪些项目
文化遗产包罗万象且异彩纷呈,是古往今来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传统戏剧作为古老而又常新的表演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充分认识、发掘、保护传统戏剧对于其传承至关重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就有秦腔、曲子戏、道情戏、藏戏、皮影戏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名单公布 甘肃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原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甘肃人民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藏族唐卡、剪纸、庆阳香包绣制、夜光杯雕、临夏砖雕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非遗传统医药名单 甘肃传统医药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且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就有中药炮制技艺(岷县当归加工技艺)、藏医药(甘南藏医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非遗曲艺介绍 甘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名录
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原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甘肃人民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贤孝、兰州鼓子、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秦安小曲、河州平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涵括了民族体育与竞技、游艺及杂技表演、竞技表演多种形式,有很多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中国著名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有哪些?Maigoo编辑为你分享中国十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太极拳、中国武术、中国杂技、围棋、象棋、舞狮子、赛龙舟、中国摔跤、传统箭术、赛马,其中,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目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名单,包括蹴鞠、赛龙舟、十八般武艺、马戏、幻术、太极拳、围棋、咏春拳、口技、八卦掌等。
重庆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入围项目一览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就有蹬技(重庆蹬技)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重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名录 贵州游艺与杂技非遗有哪些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省, 也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行政省, 有3700多万各族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有汉、苗、布依、侗、彝、仡佬、水、白、回、壮、土家、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世居民族。历史上这里就是多民族辗转迁徙、五方杂处、相互交融相长之地, 各个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共生、共荣,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造就了贵州文化的“多样性”, 造就了“多彩贵州”。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贵州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就有赛龙舟、布依族武术、赤水独竹漂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贵州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国家级非遗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 入选项目一览
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湖南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就有赛龙舟、梅山武术、巫家拳、岩鹰拳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国家级非遗名录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有哪些
中国的文化纷繁多样,因此非遗项目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山西是全国最厉害的“角儿”。作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这副来自晋西的旧戏台楹联,集中反映了山西人民对于戏剧的强烈喜爱。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就有形意拳、心意拳、挠羊赛、风火流星、通背缠拳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西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辽宁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名录 辽宁游艺与杂技非遗有哪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是非遗十大类中,最能彰显体力、角力竞技的一类项目。所谓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就是这类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这类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辽宁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就有摔跤(沈阳北市摔跤)、少北拳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辽宁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哪些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黑龙江流域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居住在这里的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锡伯族等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与游艺文化。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就有戏法(赵世魁戏法)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国家级非遗名录查询 有哪些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陕西,一个历史璀璨而厚重的文化大省,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优秀非遗文化的诞生与流传,非遗文化积淀深厚而丰富。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蝶变,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焕发出新的光彩。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西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就有红拳、幻术(周化一魔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陕西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 北京游艺非遗有哪些 北京杂技非遗名录
“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健身经验与健身理念,是反映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活态历史遗产’。北京有多项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就有天桥中幡、抖空竹、围棋、象棋、口技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北京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