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73
项目编号:Ⅶ-125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河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保护单位:南阳市烙画厂
据史书记载,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到了光绪三年(1877年),才被南阳的民间艺人赵星三重新发现整理。关于南阳烙画的起源和发展,在民间还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
西汉末年,南阳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远近闻名的烙画能手,人称“李烙花”。老两口以烙花为营生。有一天,“李烙花”在紫山边的一棵大树下小憩,(紫山今距南阳城西北约三十里)忽然有一男孩朝他跑来跪在他面前,说有坏人追杀。求他相助,这小孩正是年仅十二岁的刘秀,被王莽追杀。“李烙花”把刘秀扮作逃饭的哑巴,引到一块隐蔽的大石板面前,让他睡在上面,躲过了莽兵的追杀。临分手时,“李烙画”看他可怜,送给他一只精美的烙画葫芦作为盘缠。刘秀和“李烙花”分手后,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号称光武帝。此时身为帝王的刘秀并没有忘记昔日“李烙花“的救命之恩,差遣心腹携带葫芦暗中查访,找到“李烙花“后,即宣进京赐银千两,加封“烙花王”,并把南阳烙画列为贡品,供宫廷御用。从此,南阳烙花便蓬勃发展,名扬四海。
据志书记载,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擅长绘画的南阳人士赵星在一次吸食鸦片时,烟瘾过后,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枪杆上烙烫作画,得一小品,喜出望外。继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艺,均获成功。随潜心究研,久而久之,琢磨出一整套烙画工艺。其烙画作品也逐渐成为达官贵族之间礼尚往来馈赠之佳品。以后,赵星三又收了四个弟子:大徒弟李潘之能写会画,精通各种花色,技艺娴熟;二徒弟邱义亭擅长博古;三徒弟杨殿奎专功花鸟;四徒弟张西凡则精通山水。
20世纪20年代,烙画产品远销京、津、汴、洛等地。
1929年出版发行的《河南新志》将烙画产品列为中州特产,此时南阳城内作坊已达10余家。
1954年,南阳市人民政府将南阳市区的烙画艺人集中起来,成立城镇集体所有制南阳烙花合作社(今南阳市烙画厂前身),工具得到了革新。产品从烙花筷子、木尺、打子把等小件发展到木板烙、家具烙、宣纸烙、丝绢烙等等。
1950年代后期烙画(南阳烙画)逐渐被艺人向大型方向发展。
1959年南阳市烙画厂艺人集体创作烙制的木板烙花《黄河在前进》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走进人民大会堂河南厅。
20世纪60至90年代,南阳烙画为南阳出口创汇主力之一,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世界艺林一绝”。
烙画(南阳烙画)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根据炭化原理,以高温烙具在可炭化材料上勾勒烘烫,呈现自然的淡黄、中黄、棕、黑等变化,达到近似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笔墨效果,主要工序有构图、选材、起烙样、烘烫、题款、装裱等;技法有平烘、撕毛、点皴等。
烙画(南阳烙画)色调以烙为主,套彩为辅,色泽沉稳,古色古香,厚重典雅。
烙画(南阳烙画)作品有18个系列,136个品种,上千个花色。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包括冬青木筷子、笔筒、葫芦、台屏等小件日常用品,屏风、家具等大家家具用品,木板烙画、宣纸烙画、丝绢烙画等装饰用品。烙画筷子有花鸟、人物、山水等;木板烙画有不同规格样式的烙画作品,大至壁挂、站屏、小至台屏等;丝绢烙画大至十几米的长卷巨制,小至袖珍手卷等,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制作各种烙画作品。代表作品有《黄河在前进》等。
烙画(南阳烙画)具有烙画产生历史的根源性特点,工具、烙制姿势、材料、工艺、产品、制作机构的演进性特点,色泽、技法、题材、画面的艺术性特点。其核心要素在于依据不同材质的炭化特点,通过对烙笔温度、运笔速度、按压力度的控制,同时借鉴中国传统绘画技巧,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表达语言和技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是历史价值:通过追溯南阳烙画的传承脉络,对研究中国烙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历史价值;南阳烙画的演进也体现了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
二是文学价值:南阳烙画或将诗文故事转为画意图形,或直接勾划诗词歌赋,是文学经典的重要传播载体。
三是艺术价值:南阳烙画色泽沉稳、古色古香、厚重典雅,具有艺术的复合型、审美的传统性,直接影响了麦秆画等民间艺术。
四是科学价值:南阳烙画选择可控热源,经过加热使烙画材料发生炭化反应达到作画目的,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南阳烙画是人驾驭火、利用火的典型范例,体现了民众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丰富了中国火文化;南阳烙画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并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语言,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