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傣历史渊源,因无文字可考,新平的文化工作者只好从民间口传、出土文物中,来推测考究花腰傣的历史进程。这是个艰难的旅程,从2001年2月云南·新平花腰傣文化学术研讨会后,新平文化、文艺工作者就不断深入100公里长的 漠沙、戛洒、水塘、腰街等 红河峡谷,进行实地采风和田野调查。
并翻阅《云南民族史》、《史记》、《后汉书》等大量史料,以寻觅花腰傣的历史踪迹。而《史记》“西南夷列传”中云:“西南夷君长什数,夜郎最大;其西糜莫之属,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余聚……”
从这段文字的叙述中,可见当时西南夷部落,都是迁徙而至的 古越人后裔。再者班固《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又云:“女亦名沙壹,触物而孕,生九子;其物化龙,回寻沙壹:吾儿何在,其竟走之,唯九负背,与之相近,龙舔之而印……”如此传说,酝酿哀牢古国的神奇故事。
这“ 九隆神话”,讲述了哀牢山彝、傣、苗、拉祜、哈尼等民族的 图腾文化起源。而花腰傣无论 傣雅、傣洒、傣卡,其自然崇拜的图腾中,仍明显有 龙图腾的印迹。
花腰傣十分讲究装束,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一套花腰傣妇女服饰就包括头冠、上衣外套、内衣、腰带、围裙、筒裙、配饰等几大部分。上衣外套一般为黑短斜襟长袖,袖口包红边,领口上镶满许多银泡。下配镶边的黑筒裙,系多圈绣满各种花饰的彩色腰带,好似把七彩祥云系于腰间,因此得名“花腰傣”。
花腰傣服饰采用极具特色的平直剪裁,最大限度凸显服装的特色,使得人体曲线形态的变化对服装的影响大大减小,共同形成了花腰傣传统服饰的古朴风韵。花腰傣一套民族服饰可以持续穿着传承多代。因此,花腰傣也被称作为“把历史和艺术穿在身上的人”。
2021年5月24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申报的傣族服饰(花腰傣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