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剁荞面是流传在靖边传统饮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小吃,它遍及全县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种植荞麦作物的地区。
自秦汉以来,到唐宋两朝,前后一千多年中,根据不同时期历史记载,在这块土地上的饮食文化是一幅丰富多彩的各民族饮食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图景。
秦汉两朝移民靖边,给靖边一带带来了深厚的中原农业文化影响;再则由于南匈奴内附于汉,又使靖边等地变成了牧场;五胡十六国时,匈奴后裔赫连勃勃在我县境内建立大夏国都,意味着我县这块偏僻的地方,变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这一系列的历史变革,给靖边饮食文化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必定要使靖边一带饮食文化既具有中原饮食文化色彩,又带有游牧饮食文化印记。唐宋以后,靖边这块土地由于对外交流缺乏,因而显示出了一种颇有意味的偏离。而正是这种封闭和偏离,造就了今天靖边这种颇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靖边这块盛产荞麦的土地上,荞麦饮食自然而然地在当地饮食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何为剁荞面?这是指用特制的剁面刀剁面条,而不是切面条。剁面刀长约2尺,刃薄如菜刀,刀背两端装有两个木柄。
先将荞面和好揉团擀至薄片,然后提臂悬肘,双手持握刀柄,同时用力向下剁面,一剁一拨,动作要准确匀称,刀落面案“噔噔噔噔”急如雨点,面条随刀起落如银丝飞舞。剁出的面条细若粉丝,整齐如机制挂面。将剁好的面条天女散花般的撒入锅中煮熟捞在大碗中,浇上酸汤或风干羊肉汤即成美食。
靖边剁荞面这种传统的民间小吃,在烹调制作方式上较为原始古朴,它在精神追求上向往上重义轻利,热情好客,粗放豪爽的饮食文化。
在明清以来极为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靖边人勇敢地面向现实,面向生活,精打细算,粗粮细作,终于把先祖们手中比较原始古朴的烹调方法传承下来,发挥和发展到了极致。
从而创造出许多令人们惊叹不已的风味吃食和地方饮食,使之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生活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