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是我国分布集中、类型多样、保存完好、连片面积较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岛屿型热带雨林的代表、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和海南岛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全球保护意义。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海拔高度排在前五的山峰有:海南最高峰五指山(1867m)、鹦哥岭(1812m)、猕猴岭(1655m)、黑岭(1560m)、雅加大岭(1505m)。
黎母山是海南岛绵延最长的一组山地,整组山地位于岛中部偏西南一带。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与白沙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交界地带的鹦哥岭为主体,其余部分向东北延伸至琼中境内的黎母岭,向西南延伸至乐东黎族自治县与昌江黎族自治县及东方市交界地带的毫肉,长约80千米,宽约13千米。黎母山自古以来被誉为黎族的圣地,黎族同胞的始祖山,黎母神话传说形成了黎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已查明的动植物物种达4300多种。林区主要景点有:黎母庙、黎母石像、石臼、曲林古林等旅游资源,这里山高林密,雨水丰富,风光奇特,四季如春,素有“黎人之祖”、“海岛之心”、“三江之源”、“沉香之冠”等美称。
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素有“海南屋脊”之称,是海南的象征,海南的名片,其中五指山二峰1867米,是海南岛的最高峰。位于海南岛中部,整个山体南北长40余公里,东西宽30公里,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人的五指,故得名。
吊罗山座落在海南岛东南部,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东区,地处东经109°40´41.5″~110°4´42.3″、北纬18°38´58.9″~18°51´0.1″之间,地跨陵水、万宁、保亭、琼中四个市县,面积447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10.47%,其中核心保护区262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18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6.26%。
霸王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北部东部与白沙县接壤,西部与昌江县相连,南部和东方市相邻。景区内不仅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溪、树、藤自然成趣,雨林奇观独具特色,而且生态环境优越,负氧离子含量高,被人们称为“天然氧吧”。
尖峰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北部与东方市接壤,西部和东部与乐东县相邻。地理座标为东经10836’~10905’,北纬1823’~1852’,地跨乐东县、东方市二个市县,面积679平方公里,占公园总面积15.91%,其中核心保护区505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17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8%。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为95.56%,植被有热带雨林、南亚松林、橡胶林、桉树林、马占相思林、加勒比松林等类型。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20科1142属357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坡垒、伯乐树、海南苏铁、葫芦苏铁、龙尾苏铁、台湾苏铁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土沉香、降香黄檀、海南紫荆木、蝴蝶树等34种,特有植物有尖峰青冈、霸王玉兰、吊罗山萝芙木、五指山含笑、海南菊、海南翠柏、雅加松等428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有脊椎动物5纲38目145科414属62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长臂猿、坡鹿、云豹、蟒蛇、圆鼻巨蜥、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鼋8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水鹿、黑熊、中华穿山甲、小爪水獭、原鸡、白鹇等67种,海南特有动物有海南长臂猿、鹦哥岭树蛙、霸王岭睑虎、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海南新毛猬等33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部,区划总面积4269km2。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2331km2,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54.6%,一般控制区面积1938km2,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45.4%。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面积3829km2,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89.7%。园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5.86%,其中天然林面积3267.93km2,占国家公园面积的76.56%;人工林面积824km2,占国家公园面积的19.3%。人工林主要以橡胶、桉树、马占相思、加勒比松、槟榔等经济林种或用材林种为主。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形成了以G9811中线高速为轴线,国道干线公路G224和省道S314(东河-江边-抱由)、S310(牙叉-什运)、S215(吊罗山-本号)为骨架,县道X705、X546等为支撑的公路网络,能够与环岛高速公路和环岛高速铁路连通,实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与全岛交通的融合。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雨林文化体验区→五指山热带雨林探秘区→尖峰岭原生风景观赏区→大广坝生态亲水区→南高岭森林生境展示区→吊罗山热带雨林休闲区→鹦哥岭智慧科普教育区→黎母山黎族文化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