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亭位于江都县学街(今扬州市四望亭路)东首,汶河路西侧。其始筑年代,一说南宋嘉定年间,一说明嘉靖时。
四望亭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其八面三层的设计也为游客提供了登高望远、观赏市区美景的绝佳娱乐体验,同时,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吸引着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探访。
《万历江都县志》引宋《宝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特授直宝谟阁、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崔与之建。”《乾隆江都县志》载,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亭为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攒尖式瓦顶。底层四面皆有拱门与十字街道相通,故有“过街亭”之称。二、三层八而围以古朴的窗栏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区附近景色可一览无余。每层亭檐有八个飞角,三层共24个,每个飞角都有风铃,风吹铃响,声调悠扬。
四望亭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魁星是奎星的俗称,取“奎主文昌”之意,原是县儒学的辅助建筑,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上个世纪50年代县学内供奉孔老夫子的大殿还存在。县学大门前立有三座石牌坊。在“魁星阁”西侧,县学的东、西院墙界址处,又各有一座过街石牌坊。以这两座过街牌坊为界,行人从它下面穿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魁星阁”里边供奉魅星神。
交通信息:6路、17路、20路、20路晚班、镇扬城际公交线等文昌阁站下,步行约5分钟到达。
名称:四望亭
位置:扬州四望亭路
年代:南宋嘉定年/明朝嘉靖年间
等级: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全天
清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攻占扬州,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率军北伐,曾立昌留守扬州,曾“架木四望亭,伺城外”,故称四望亭。所谓“架木”就是在亭之顶层再搭木架,作瞭望哨观察清军动静。遇有敌情则在亭上吹角为号,与敌作战则在亭上击鼓助威。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四望亭,三层阁,让在亭上探马脚,马脚到,吹角号,打得清军往回跑。扬州城有红头军,吓得清兵不敢到。”四望亭是中国近代史上革命文物之一,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的四望亭,位于四望亭路东首,汶河路西侧,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关于它的建造年代,有两种主要说法:一种是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另一种是明嘉靖时。无论哪种说法,都显示了这座亭子深厚的历史底蕴。
《万历江都县志》引用宋《宝佑志》记载:“四望亭在州治南,宁宗嘉定年间,特授直宝谟阁、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崔与之建。”这段话不仅提到了四望亭的地理位置,还指出了它的建造者和年代。
《乾隆江都县志》则明确指出,四望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并在清康熙、雍正年间多次修葺。原名“文奎楼”,后改为“魁星阁”。魁星是奎星的俗称,象征着文昌,是县儒学的辅助建筑。
这座亭子是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攒尖式瓦顶。底层四面都有拱门,与十字街道相通,因此被称为“过街亭”。二、三层八面围以古朴的窗栏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区附近的景色尽收眼底。每层亭檐有八个飞角,三层共24个,每个飞角都有风铃,风吹铃响,声调悠扬。
四望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承载着文化的传承。它原名“文奎楼”,后改为“魁星阁”,与县学的其他建筑一起,构成了江都县学的独特景观。上个世纪50年代,县学内供奉孔老夫子的大殿还存在,县学大门前立有三座石牌坊。在“魁星阁”西侧,县学的东、西院墙界址处,又各有一座过街石牌坊。行人从这里穿过时,“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显示了古代礼仪的严谨。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扬州,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率军北伐时,曾在这里架木四望亭,伺城外动静。所谓“架木”,就是在亭之顶层再搭木架,作瞭望哨观察清军动静。遇有敌情则在亭上吹角为号,与敌作战则在亭上击鼓助威。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四望亭,三层阁,让在亭上探马脚,马脚到,吹角号,打得清军往回跑。扬州城有红头军,吓得清兵不敢到。”这段歌谣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展现了四望亭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962年,四望亭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革命文物之一。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扬州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