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佳书院(现为遗址), 位于徳安县城西北32公里(今车桥镇义门村)是我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它比白鹿洞学馆至少早半个世纪。 据中国古代书院史之研究,江西徳安东佳书堂创立于唐龙纪年(公元889年)前,发展到宋,成为江南著名的书院,所藏书、帖“号天下第一”(文德翼《求是堂集》)。东佳书院遗址现位于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境内,是“江州义门陈氏”的发祥兴旺之地。遗址包括“御书楼”、“都蚕院”、“公婆大土丘 ”、“寿安堂”、“东佳书堂”等建筑遗址。如今,这些建筑已不复存在,但书院遗址仍作为历史文化遗迹被保护和传承。
东佳书院,由德安义门陈氏始创于唐末。陈氏家族是唐宋时期江南罕见的累世聚居大家族。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义门陈氏始祖陈旺举家迁至九江郡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即今江西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开创基业,创办了培养陈氏子弟的家族私塾。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陈氏七世祖陈崇将私塾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书院。延至宋初,经过义门陈氏的“数年经营,万力鼎建”、“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东佳书院逐步成为“亭台楼阁,耸延四方,栋宇连云,旌旗映日”的大书院,随之出现了“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的盛况。
书院坐落在“群峦逶迤,起伏沧浪,泉流浩涌,飞瀑千丈”的东佳山下,这里环境清幽,风景秀丽,无车马之喧,无俗尘之染,是一个读书治学的好地方。“东佳左峙形胜一方甲第,源泉右绕泽流百代人家”,这幅赞美东佳书院风景的对联,镌刻在两个四米高的石柱上,至今保存完好。历史文献为后人大致呈现了东佳书院的原貌:书院入道口,立一门闾,全然竹构。约行里许,有石阍突出院墙。入院,院阁九幢、约三十间。其中,两幢傍西岭,三幢依南麓,四幢临东山。集贤院是主建筑,院内“堂庑数十间,冠垛丛立,甍榭参差”。此外,还有礼圣殿、衮公亭、师寓、讲堂、试堂、书楼、赏莲亭、寄咏舒、望云庵等建筑,布局精巧,错落有致。对此规模宏大、美轮美奂的建筑群,北宋学者钱若水赋诗赞道:“楼上落霞粘笔砚,池边怪石间松筠”,“朱实垂庭红橘熟,清香袭座药畦春”。
东佳书院开创了一代读书新风,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为朝廷培养了大批人才。唐宋时期,从书院走出了18位朝官(其中有3人担任过宰相),29个地方官,55位进士,陈氏“八英九才子”、“同榜三进士”更是传为美谈。而且,书院重视人伦教化,通过对家族子弟宗法伦理意识的培养,形成了“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门之内,肃如公门”的良好家风,使德安陈氏成为古代封建家族的典范。因此,唐僖宗、南唐烈祖、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等皇帝先后褒旌陈氏为“义门”。唐僖宗题诗:“九重天上书声贵,千古人间义字香。”宋太宗题诗:“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书院因声名远播、山水佳秀、藏书丰富,还吸引了欧阳修、朱熹、吕端、钱若水、黄庭坚、杨亿、苏轼等文人学士前来求知、讲学或游览,留下了300多件题词文章和诗篇。理学家朱熹来此讲过学,并题有“唐宗令名久著,义门孝德流芳”。被后人誉为“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在书院题诗:“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北宋翰林院学士杨亿有感于皇帝赠书数千轴,撰写了《御书楼记》。诗人苏东坡到此,也深有感慨:“曾至东佳书院来,紫岩洞口荔枝阶。……八方亭外五株桂,岁岁秋风一度开。”不仅文人墨客来,朝廷命官也蜂至沓来,史载12位宰相到过东佳书院,其中有寇准、陈尧叟、文彦博、吕蒙正、晏殊、李昉、宋琪。当时,有副对联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盛况:“接官厅内尽是进士博士大学士;迎宾路上又来侍郎礼郎尚书郎。”
东佳书院作为一所家族书院,其沿革完全与陈氏家族的盛衰联系在一起。北宋中期,德安义门陈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封建家庭组织,有3700余男丁、300余处田庄。1062年,宋仁宗吸取文彦博、范师道、包拯等朝廷重臣的建议,采取“一箭双雕”的方法分析义门陈氏,一是抑制义门陈氏人口过于集中、朝野势力太盛的现象继续发展;二是以义门陈氏作为封建家族的样板,教化全国人民,以维护封建王朝的家天下。于是将义门陈氏分析为291庄,依派拈阄分迁江南、两直、川、浙、广、闽等地的路、州、镇。元末明初,陈友谅兵败于朱元璋之后,朱元璋对德安义门陈氏进行了第二次分析。历史上,义门陈氏还遭受了多次兵灾。最严重的一次兵灾是南宋时期金兵对抗金名将陈郜故里即德安义门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将义门陈氏唐宋时期的建筑夷为平地。随着义门陈氏的分庄及屡受兵灾,失去家族强力支持的东佳书院也渐趋衰落。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它先后易名为义门书院、河东书院、敷阳书院、德安县高等小学堂,最终湮没于岁月的长河中。然而,东佳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独特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愈益凸显,被现代学者认为是我国具有教学功能书院初步规范化的标本,获得了“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