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参内镇东二环路铁韵路1号。景区内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突出、人文资源丰富。不仅有宜人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百年的老茶树、清新的茶园、郁郁葱葱的竹林、碧绿的湖泊、草木葱茏的湿地、繁花似锦的花海、广阔的稻田、果木飘香的果树等自然景观,还包括奈厝、迎薰楼、英林钞井、古戏台、闽南布袋戏、非遗传承木偶戏、安溪美食、七茶钉花馆、茶王殿、七茶研究所、先贤纪念馆、溪禾老茶馆、铁韵书院、铁韵戏台等人文资源,是国内首个集铁观音与中国茶文化展示、观光旅游、科普教育、趣味体验、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旅游示范园,是一家兼具闽南传统文化与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乌龙集镇占地约3万㎡,以茶为主题,集吃、住、行、游、购、娱、体验、文化输出于一体,打造具有“体验式闽南文化”为核心的度假目的地。游客可以在这里游走在“茶博物馆”、“5D上的茶体验馆”、“七茶艺术馆”等展馆里,感受茶文化的熏陶。
位于茶园中的三栋古厝,各有不同的风韵。这些古厝不仅适合中小型的公司团建,也适合在古厝里开展会议团建,更有高端的私人会晤可以选择。古厝的建筑风格和内部设施都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气息,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休闲场所。
七茶研究所是一个将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的茶文化体验馆,包含七大板块:茶厅、制茶、闻茶、炒茶、拣茶坊趣等。游客可以在这里通过声、影、味俱全的场景,完成一场风味之旅,深入了解铁观音茶的制作工艺和品鉴方法。
茶王殿是铁观音文化园的重要景点之一,一楼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呈现“安溪的十二座名茶山、安溪土壤、茶窖、回归匠心、安溪茶叶品牌展示”等内容。这里不仅展示了安溪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安溪、传播安溪茶文化的平台。二楼为会议室,可容纳数百人的会议,适合洽谈商务会议和会议团建。
铁韵书院是铁观音文化园的文化教育中心,提供茶文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供游客学习和了解。铁韵戏台则是展示闽南布袋戏、非遗传承木偶戏等地方戏曲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彩的戏曲表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铁观音文化园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矗立的是最早发现茶叶的神农氏、“茶圣”陆羽、乌龙茶始祖苏龙、铁观音起源“魏说”始祖魏荫等形神毕肖的塑像;更有重达5吨,以纯铁塑成的全国首座名副其实的“铁”观音塑像。
主楼门坊仿照唐太宗赐予郑国公魏征的门坊式样而建的。主楼门坊上的“茶缘”两字,则更直接地道出魏氏自古与茶结缘的历史渊源。大门红柱上的对联:“魏梦观音何处解,荫茶蕴韵此方寻”,述说着观音托梦的传奇发源故事。主楼前写着“1723”大字,暗示观音托梦魏荫那一年是清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年。
为了纪念中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黄茶。一座六层楼的茶圣阁矗立在广场右侧,其顶楼奉有香进入铁观音茶史馆,首先看到的是写有“观音赋”的牌匾。走廊上的大理石雕画讲述着魏荫发现铁观音、炒制铁观音的故事。
而位于广场右侧的铁观音茶史馆分为铁观音制作技艺展示区、铁观音文化纪念堂、茶农家器物展示区三个展区。在铁观音制作技艺展示区,可以看到炒制铁观音所用器具及其演变。铁观音文化纪念堂,中间供奉的是用沉香木雕刻的观音塑像,还有古人所书“闽南第一茶”。纪念堂两旁的展示柜里陈列的是民众的生活器物、茶叶储存器具、饮茶器具等,这些文物都有一定的年代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墙上所挂的魏荫画像。因文革期间魏家的许多东西流失在外,这是后来魏月德先生在汕头做茶叶生意时无意中发现并买下的,距今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茶农家器物展示区里,摆放着一些蓑衣、斗笠、割草刀、碾谷机、粮仓、木桶等,无一不是农家必需器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挂在梁上的篮子,据称当年就是用这样的篮子,把铁观音挑到泉州府,作为贡品送往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