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是海胆纲海胆目球海胆科马粪海胆属。马粪海胆壳坚固,半球形,直径30~40毫米,最大可达60毫米,属中小型海胆。马粪海胆反口面低,略隆起,口面平坦。步带区与间步带区幅宽相等,但间步带区的膨起程度比步带区略高,因而壳形自口面观为接近于圆形的圆滑正五边形。
半球形的马粪海胆,如同一个扁平的发髻,外壳十分坚硬,表面密布五六毫米长的棘刺,棘刺的颜色变异较大,大多为墨绿色,也有灰白色和赤褐色。总之远远看过去,像极了一坨晒干的马粪,马粪海胆也因此得名。
马粪海胆与其它海胆一样,胆壳表面布满棘刺。虽然中空的棘刺极易断裂,但断掉的棘刺还能再长出来。并且这些棘刺通常是可以活动的,棘刺以球窝关节与底部筛板连接,能指向各个方向。用手触碰棘刺,棘刺会聚合指向触碰点,这样可以保护海胆免受捕食者的侵害,有些海胆的“升级版”棘刺末端还具有毒囊。
海胆并不是傻乎乎的呆在海底,它们也是可以移动的,而且非常“灵活”,转弯半径为零。海胆运动主要是靠细小透明且带有黏性的管足与棘刺共同完成的。管足在运动时,可以抓紧海底岩石,位于底部的短棘刺可以把海胆的身体抬起,以帮助海胆挪动,负责运动的这个区域被叫做步带区,其它区域被称为间步带区。当然,灵活是所谓的,海胆一整天大抵也就只能移动大约一米的距离。
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海洋中,垂直分布从潮间带一直5000米的深海处都可见到,全世界现存的海胆大约有800多种,在中国沿海其分布范围较广,北起黄、渤海域,南至浙、闽沿海,南北沿海几乎都有其资源分布,但资源比较分散。
1、海胆刺身:吃海胆,新鲜最重要,要吃就要吃真正的生海胆,蘸取芥末酱油食用。
2、清炖海胆:取胆卵,加水,辅之生姜或蒜片、葱白或香菇,烧开后即可食用。
3、生炒海胆:取海胆卵肉,加盐、酒、糖、姜末等调料,油热时,下料爆炒,熟时加淀粉勾芡。
4、油煎海胆:取海胆卵肉,加配料,兑蛋清、淀粉,用明火油煎即可。
5、冰镇海胆:取海胆卵肉,用冷开水清净,装在碎冰垫底的盛器(盆、碟)上,冰与海胆隔层薄膜,食时蘸上调料,与生吃龙虾、赤贝、象拔蚌等类似,别有风味。
1、健脾开胃。马粪海胆卵所含的较高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加上它本身的味道特别鲜美,促进唾液分泌,能刺激食欲,有较好的滋补作用。
2、保护心脑血管。马粪海胆黄含有很高的脂肪酸,能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稳定血压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功能。
3、强身健体。马粪海胆黄的提取物能增强运动耐力,延长动物存活时间。古人说马粪海胆黄能强精、壮阳和益心,以马粪海胆黄为原料制作的抗疲劳的保健品,对精力不足、神经衰弱等亚健康表现,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4、滋阴补肾。马粪海胆黄含有大量动物性腺特有的结构蛋白、卵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雄性激素样的作用,能提高性功能。马粪海胆卵更含有极丰富的荷尔蒙,故食之有滋阴补肾,养颜护肤的作用。
5、软坚散结。中医认为马粪海胆卵味咸,性平,具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之功效。马粪海胆的外壳、海胆刺、海胆卵黄等,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耳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