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庙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当地及其周边民众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第二、它寄托着民众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它体现着华夏儿女在历史发展中的思维方式和信仰观念。
程忠信,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庙会(方岩庙会)代表性传承人。
庙会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迎案”,即“迎罗汉、拜胡公”仪式活动:胡公神座(俗称“胡公案”)巡游,卤簿仪仗扈从。由数十或上百名青壮年组成的罗汉班(俗称“迎罗汉”)随其后,表演武术杂耍。亦有歌舞队,或跟随罗汉班之后,或单独活动,民间舞“十八蝴蝶”和舞狮“九狮图”是闻名遐迩的传统节目。参加庙会的罗汉队多达四五百支,分属民间72个“胡公会”。
从整个仪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准备、起祭和祭拜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事项包括筹集资金、聘请拳师组织训练、备办参加庙会所需的行头道具等内容;起祭阶段是由开殿门、搬演“胡公戏”、祭叉仪式、游案等环节组成;而朝拜阶段可以说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包括了迎案、换香火、打回头案、归案等流程。
方岩位于永康东部,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山顶上有始建于唐大中四年(850)的广慈寺和后世为纪念宋代胡则而修建的胡公祠。 胡则(963—1039),是北宋名宦,宋宣和至宝佑间,历代皇帝不断加封,胡则便由臣到侯、由侯到公。由于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民间百姓奉之为“胡公大帝”,立“胡公庙”祠祭。
方岩庙会开始于宋代,发展成形于元明,鼎盛于清代,历经民国,至20世纪60、70年代有所衰落甚至中断,80年代又逐渐兴起并延续下来。它是由民间朝拜胡公大帝的信仰活动不断发展壮大而形成的,并逐渐融合了各种民间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