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九襄镇境内,海拔2617米,山顶建有龙佛寺,据传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3年)辟支佛诞降于汉水之滨(今富泉镇兰家营),乳齿硕体,经年不语,后飞升于鸡冠山,觉摇拽不安,复飞此山乃安静,佛静之名,是其缘起,汉晋及隋为辟支道场。佛静山龙佛寺,元明时毁于火,残存古迹露于荒山林箐之中。1993年复建龙佛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书“佛静山龙佛寺”墨宝,省佛协名誉会长隆莲撰书“龙起鹏飞,国家昌隆兴大汉;佛灵山静,人心淳淑达真源”对联一付,巧妙嵌入“汉源佛静山龙佛”七字。阳春三月,杜鹃花及各类花草竞相绽放,林木葱郁,景色宜人,龙佛寺隐现于茂林修竹中,别有天地。俯瞰山下,林莽森森烟雾缭绕,夕阳余辉点染苍山,赤橙黄绿,五光十色,各俱其妙浑如天成。
佛静山
位于汉源双溪乡境内,是政府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因明时由绵竹善庆里迁庙于此,取幽静佛安之意命名。
四川汉源双溪乡境内,有座川内很著名的佛教名山——佛静山。它海拔约三千米,终年云雾缭绕,景色清幽淡雅。在雾去飘飘渺渺的山顶,就是人们所谓佛光灵境,远方的不少游客也前来游览,睹佛光灵境之圣。山顶的佛光灵境煞是奇异:在雨后的晴日,攀上山顶,站在云层间,眺目向西方望去,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圆环,色彩绚烂,宛如童话里朦朦胧胧、神秘莫测的仙境,圆环中央,还会出现一人,正如神话片里的仙、佛之像,宛然登天欲去,而这人,恰恰浏览者自己的形象;更为特别惊奇的是,无论参观者是独自一人,或是多人相约而去,每位参观者的眼中却只有自己一人,这更增添了传奇色彩,费人思解,更显佛静山佛光的神秘。
海拔2617米,属邛崃山系,迤逦十余亩。山顶建有龙佛寺,据传西汉甘露二年(汉宣帝公元前53年)辟支佛诞降于汉水之滨(今兰家营)乳齿硕体,经年不语,后飞升于鸡冠山,觉摇拽不安,复飞此山乃安静,佛静之名,是其缘起,汉晋及隋为辟支道场。佛静山龙佛寺,元明时毁于火,残存古迹露于荒山林箐之中。
山顶建有龙佛寺,据传西汉甘露二年(汉宣帝公元前53年)辟支佛诞降于汉水之滨(今兰家营)乳齿硕体,经年不语,后飞升于鸡冠山,觉摇拽不安,复飞此山乃安静,佛静之名,是其缘起,汉晋及隋为辟支道场。佛静山龙佛寺,元明时毁于火,残存古迹露于荒山林箐之中。 1993年,在海拔2400米处选址奠基,并建成大佛殿,占地410m2。宝殿巍峨壮观,深得古建筑之三昧,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书“佛静山龙佛寺”墨宝,省佛协名誉会长隆莲撰书“龙起鹏飞,国家昌隆兴大汉;佛灵山静,人心淳淑达真源”对联一付,巧妙嵌入“汉源佛静山龙佛”七字。省佛协理事会演慈来此朝拜,称赞“山有灵气,不下峨眉”。农历三月,山顶杜鹃花及各类花草竞相绽放,林木葱郁,景色丽人,龙佛寺隐现于茂林修竹中,别有天地。俯瞰山下,林莽森森烟雾缭绕,夕阳余辉点染苍山,赤橙黄绿,五光十色,各俱其妙浑如天成。夜宿龙佛寺,清馨回荡,木鱼声声,使人尘念顿忘,陡生出世之感。 进山寺 位于佛静山下,毗邻九襄镇,占地十亩,现建有弥勒殿、大雄宝殿及厢房等,常住僧人、居士十余人。
建筑风格
1993年,在海拔2400米处选址奠基,并建成大佛殿,占地410平方米。宝殿巍峨壮观,深得古建筑之三昧,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书"佛静山龙佛寺"墨宝,省佛协名誉会长隆莲撰书 "龙起鹏飞,国家昌隆兴大汉;佛灵山静,人心淳淑达真源"对联一付,巧妙嵌入"汉源佛静山龙佛"七字。省佛协理事会演慈来此朝拜,称赞"山有灵气,不下峨眉"。农历三月,山顶杜鹃花及各类花草竞相绽放,林木葱郁,景色丽人,龙佛寺隐现于茂林修竹中,别有天地。俯瞰山下,林莽森森烟雾缭绕,夕阳余辉点染苍山,赤橙黄绿,五光十色,各俱其妙浑如天成。夜宿龙佛寺,清馨回荡,木鱼声声,使人尘念顿忘,陡生出世之感。
布局结构
佛静山本来有九重十八殿,后来在文革中被毁。现在,人们重建庙宇,一座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一座还在修建中。那座建成的庙颇有气势,红黄色的琉璃瓦,显其庄严雄伟。庙宇正门刻有当代佛学大师赵朴初亲题的“龙佛寺”三字横匾,笔力遒劲,错落有致,为佛静山增辉不少。里面供奉的是人们传说中的弥之古佛,相传他原本西天之佛,后投生于富泉的三台地。后来的一天,他巧得佛静山冯祖师的点化,亲收为徒,最后成佛,他以医术见长,并救世济人,得到世人称赞,为之修庙,表其功德。 庙宇前左旁有一天然草坪,成椭圆形状,很是宽大,约有五百平米。草坪上的青青碧草,更被四围的绿树环绕,更显清幽雅致。
民间传说
据说,这个椭圆草坪,颇有灵气,是理想的修道修佛的境地,月明星稀的夜晚,在这里可以清晰感觉到仙气,甚至可以看到自己前因后果的轮回,还有位姓李的僧人,据说在这里看到自身轮回后,还特地写了本书,以此为证,渲染其传神魅力,这或是人们的传神这说。庙宇右旁有一楼房,是佛静山香客们休息之所,也有厨房、餐厅,方便游人。不过,这里的主事很讲究,他们不杀生,只做素席,以表示佛家的斋戒生活。正是他们的劝诫下,前来佛静山的游客,是不允许杀生的,其时偶有顽童,喜爱雀鸟,想去捕杀,他们会及时劝阻,保护着佛静山的生态环境。
佛静山的交通,较为方便。以前,人们上佛静山,唯一的路径是米宽的石铺小道,蜿蜒在深山林莽间,环境清幽;现为方便游人上山游玩,专门修了条走通佛静山龙佛寺的公路,乘车只须2小时就可抵达。但很令人惊奇的是,许多老太太,竟然不去乘车,反面凭着她们有些颤抖的脚,硬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佛静山。她们说,那是诚心,向佛的诚心。而她们上山,只是为了向佛烧柱香而已,既无登山的雅兴,更无体验一览众山小的乐趣,她们表露的仅是对家中平安的祈愿,体现了她们的那颗最平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