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带石斑鱼(学名: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中文俗名龙趸、龙胆石斑、过鱼、枪头石斑鱼、倒吞鲎、鸳鸯鲙、紫石斑鱼,常见英文俗名giant grouper、brindle bass及Queensland grouper。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者,故也被称为“斑王”。鞍带石斑鱼被认为是澳洲昆士兰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除了波斯湾外,鞍带石斑鱼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均有分布。这个品种的鱼最大可以成长至约2.7米(9呎)长,440公斤重。鞍带石斑鱼通常居住在沿珊瑚礁区的洞穴或岩缝中,以小鲨鱼及小海龟等数种海洋生物为食。
鞍带石斑鱼在幼年时为黄色,其身体上有三块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随着鱼体成长,黑色斑纹内会开始出现白色或黄色的斑点。成鱼的鳍有黑色斑点。鞍带石斑鱼在澳洲昆士兰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台湾东北部海域有产。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非常粗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4-3.4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平坦或微凹陷。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幼时约2-3列,随成长逐渐增多,可达15-16列。鳃耙数8-10+14-16。前鳃盖骨后缘微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54-62;纵列鳞数95-105。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XI,软条14-16;臀鳍硬棘III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於後眼眶长;尾鳍圆形。稚鱼体呈黄色,具三块不规则之黑色斑,随著成长,黑色斑内散布不规则之白或黄色斑点,以及各鳍具黑色斑点;大型成鱼体呈暗褐色,各鳍色更暗些。
鞍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7±0.5)℃、盐度31.0、pH7.8的海水中,鞍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5h 40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
鞍带石斑鱼在广东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7-9月份,产卵水温在28~31℃。研究人员使用10~12尾雌鱼和3尾雄鱼搭配进行催产实验,亲鱼未出现发情和追尾现象,虽能产卵但均未受精,通过人工授精可得受精卵。
高经济性之食用鱼,或用于水族馆展示,已能人工繁殖。一般渔法以延绳网、鱼枪及一支钓等捕获。清蒸食用佳。
鞍带石斑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所以虽然它是一种深海鱼,但现时在台湾、澳洲及香港已能透过混合天然海水和人工饲养用海水来为这种鱼进行人工繁殖。在香港的元朗,有鱼场出产的龙趸仅达3~4斤重;台湾屏东东港顶级龙胆石斑则取20-30台斤,一般则是养殖3年,重量在30~50台斤。鞍带石斑鱼在澳洲昆士兰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鞍带石斑鱼由王永波编著的《鞍带石斑鱼人工育苗与养殖》在介绍鞍带石斑鱼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同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鞍带石斑鱼在亲鱼培育、催熟、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人工育1苗、鱼种中间培育、商品鱼养殖和病害防控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力求以实用性为主,并把先进性、通俗性和可操作性融为一体。全书内容包括总论;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鞍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生物饵料培育技术;鞍带石斑鱼鱼种培育技术;鞍带石斑鱼商品鱼养殖技术;鞍带石斑鱼常见病害防治共七章。《鞍带石斑鱼人工育苗与养殖》收集了近几年国内外鞍带石斑鱼在人工繁殖、育苗和商品鱼养殖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和海南水产研究所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鞍带石斑鱼在人工繁殖、人工育苗、鱼种培育、商品鱼养殖和病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新技术,可为从事鞍带石斑鱼研究或养殖的科技人员和渔民提供参考。可作为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鞍带石斑鱼新鲜肌肉中粗蛋白含量19.5%、粗脂肪含量7.69%、水分含量70.5%、粗灰分含量1.01%,氨基酸种类有18种,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3.43%。鞍带石斑鱼作为一种高蛋白、氨基酸含量丰富的养殖鱼类,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