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村坐落在武夷山市东部,距市区6千米,南依武夷山风景区,梅溪从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家乡白水顺流而下,犹如绿色丝绸绕过村庄。当溪把村落分南北两畔,由多座小桥串联在一起,两畔的路为鹅卵石和青石板辅就,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至今保存着70余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古民居、凉亭、古街等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景。村落中祠堂、古井、老街、旧巷与民谣、山歌、龙舞、庙会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魅力。
由于该村在梅溪下游,故名。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兴盛一时,现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梅村位于武夷山景区以东,从武夷山度假区乘车6千米便可到达。
邹氏家庙: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单进合院式,整体保存较好。
邹氏大夫第:清代建筑,三进合院式,整体保存较好,是邹氏家族的代表性建筑。
西水别业:清代建筑,单进合院式,是专供邹氏家族所有女眷在此休闲、娱乐的场所。
录隆号仓库:晋商常氏当年在下梅贩茶时第一家茶票号。
镇国寺:清代建筑,二进合院式,祭祀镇国公薛仁贵和镇国将军薛丁山,同时也供奉妈祖、观音等神灵。
邹家巷:清代至现代,巷子总长116米,是当年邹氏贩茶的必经之路。
当溪:发源于芦峰南脉大元岗,自东向西横穿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汇入梅溪。清康熙年间,为了方便货物装卸和竹筏停靠,下梅邹氏出巨资对当溪进行全面改造,将当溪南北岸陂改造成街路,在沿溪各段修筑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