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妇好鸮尊是商朝时期文物,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宫殿宗庙遗址西南侧妇好墓,商妇好鸮尊共有两件,一件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院、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妇好鸮尊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商妇好鸮尊通高45.9厘米,口长径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2厘米,重16.7千克),商妇好鸮尊共有两件,形制、纹饰、铭文亦基本相近,为一对。此器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口内壁铸铭文”妇好”。整器为一站立鹗形,器盖置于鹗首后部,鹗昂首,歧冠高耸,“臣”字状目,小耳,钩喙,胸略凸前,双翅并拢,两爪粗壮,四趾抓地,宽尾下垂。器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器盖饰饕餮纹,前端有一立鸟,尖喙,歧冠,鸟后饰一龙,拱身卷尾。冠面外侧饰羽翎纹,冠面内侧、颈部两侧饰夔龙纹。喙与前胸各饰一蝉纹。两翼前端各盘曲一条长蛇,身饰菱形纹。尾部饰有一鹗,圆眼,尖喙,双足内屈,两翼平展,作飞翔状。
商妇好鸮尊出自中国商朝晚期,是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之一。该器造型实用、纹饰精巧,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商妇好鸮尊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商妇好鸮尊通高45.9厘米,口长径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2厘米,重16.7千克),整体为一昂首挺胸鸮形(鸮,也作鸱鸮、鸱枭,是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鸮小耳高冠,圆眼宽喙,双翅并拢,粗壮的两足与下垂的宽尾构成三个支点。鸮颈后有鋬,头部后面开一个近半圆形的口,上面有盖,盖前端有一站立状的鸟,鸟后有一龙。面中部及胸前中部各有扉棱一条。
商妇好鸮尊整体以雷纹做衬地,蝉纹、双头夔纹、饕餮纹、盘蛇纹等交互使用。喙的表面和胸部饰蝉纹,颈两侧各饰有一条一身两头的怪夔,两翅前端各有盘蛇一条,蛇头呈三角形,蛇尾向尾部延伸与翅平行。颈后部、盖面饰饕餮纹,鋬下、尾上有鸱鸮一只。盖下边沿有内折的子口,可与器口相合。器口下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
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宫殿宗庙遗址西南侧妇好墓,商妇好鸮尊共有两件,后为支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设,一只鸮尊被送往了北京。现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
妇好墓位于当时小屯村的西北地,这里原是一片高出周围农田约0.8米的高岗。这片高岗离殷墟宗庙区不远,也应属于殷墟的范围,后经发掘发现了夯土房基.这为保护这片遗址提供了重要依据。
商妇好鸮尊的造型新颖,各部位纹饰和谐,头部羽纹动感尤烈,予观者以扶摇直上八万里的艺术感染力。作者把丰富的想象力与合理的夸张相结合,巧妙地以动物为题材,塑造成使用礼器,既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有艺术的概括处理。鸮尊生动的造型配以繁缛的纹饰,使整件器物显得更为威严狞厉,蕴含着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不仅是罕见的艺术品,也是中国青铜时代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的物质证明。
商妇好鸮尊的造型处处俱见匠心。鸮鸟是猫头鹰一类的猛禽,相传为夜的神秘使者,商代视之为吉祥之鸟、军事胜利的象征,以鸮鸟作为器形,应具有抗击兵灾的神力。当时的奴隶主嗜酒并往往有隆重的饮酒仪式。他们命工匠铸鸮鸟形酒器,是借以显示其凛然的威严、力量和意志。该尊的主人是商王武丁之妻、持钺征战四方的妇好,使用以鸮为主题的酒尊与其身份相符,同时也有祈战成功的心理。
商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它造型实用、纹饰精巧,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对于研究商代的政治、社会生活和工艺美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鸮鸟俗称“猫头鹰”,是食肉类猛禽,它的外形与其他鸟类相比有许多特异之处,而且习性也与大多数鸟不同,昼伏夜出。鸮的形象曾经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鸮鸟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但不是恶鸟,反而是人们喜爱和崇拜的一种神圣的鸟。在商代玉器、石器、陶器中,经常可以看到鸮鸟的形象,而且制作都非常精美,商人显然是把它作为一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妇好,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之妻。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在当时非常活跃,不仅主持各种王室典礼,而且经常受命于王,统帅军队征伐四方;在战争中,她多次大获全胜也因此,妇好被当下学者称为“中华第一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