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第1版条形码: 9787806725146
尺寸: 28.8 x 20.4 x 0.8 cm
重量: 281 g
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高宗皇帝。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大观元年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二年封康平郡王。宣和三年十二月封康王。后迁扬州,再徙临安建都,史称“南宋”。在位三十六年,苟且偷安,匿怨忘亲,恬堕煨儒,坐失事机。卒至纳币称臣,割弃淮北,乞和于金,使宋代成偏安之局。
赵构作为一代偷安误国的君主,对书法艺术却情有独钟,自谓:“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虽屡易典型,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其书初学黄庭坚,继学米芾,后专意钟王、智永,又辅以六朝风骨,遂自成家。其云:“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至若《褉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姿态横生,莫造其源,详观点画,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
《养生论》卷是存世的赵构精品力作之一。该卷纵二五点一厘米,横六0三点六厘米,真草二体书就。从形式上看,与智永《真草千字文》如出一辙,真书与草书间夹排列,互为映照,有序的排列充溢着一种匀整平和之美。有宋一代的书法,是在唐代书法基础上发展的,尽管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他们那种放浪不羁的性格特征强烈地开拓了书法笔性的艺术美,张扬个性、崇高自然的“尚意”书风日愈成为一种审美的主体趋势,然而魏晋“二王”一脉的书法毕竟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底蕴,即便高擎“尚意”幡旗的苏、黄、米,也都把他们的创格建筑在追摹晋唐的基础之上。作为宋代酷爱书法的君王,更是把晋唐的书法奉为主臬,宋徽宗赵佶如此,宋高宗赵构亦如此,这个时期编刻阁帖之风空前兴盛,从一个侧面也就映证了这一事实。
赵构此篇《养生论》,完全承传了“二王”一脉的书风,用笔润媚圆和,精奥纯正,丰腴圆润不失清逸之气,温柔妍婉颇具清和流宕之像。结字疏朗秀整,真书工稳而韵意萦绕,草书流动而意态冲和,真所谓“裶帖嫡宗”。
书评
《宋赵构书养生论卷》简介
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高宗皇帝。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大观元年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二年封康平郡王。宣和三年十二月封康王。后迁扬州,再徙临安建都,史称『南宋气在位三十六年,苟且偷安,匿怨忘亲,恬堕煨儒,坐失事机。卒至纳币称臣,割弃淮北,乞和于金,使宋代成偏安之局。
赵构作力一代偷安误国的君主,对书法艺术却情有独钟,自谓:『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虽屡易典型,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气其书初学黄庭坚,继学米芾,后专意钟王、智永,又辅以六朝风骨,遂自成家。其云:一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于取舍,至若《禊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姿态横生,莫造其源,详观点画,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
《养生论》卷是存世的赵构精品力作之一。该卷纵二五点一厘米,横六○三点六厘米,真草二体书就。从形式上看,与智永《真草千字文》如出一辙,真书与草书间夹排列,互为映照,有序的排列充溢着一种匀整平和之美。有宋一代的书法,是在唐代书法基础上发展的,尽管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他们那种放浪不羁的性格特征强烈地开拓了书法笔性的艺术美,张扬个性、崇尚自然的『尚意』书风日愈成为一种审美的主体趋势,然而魏晋『二王』脉的书法毕竟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底蕴,即便高擎『尚意』幡旗的苏、黄、米,也都把他们的创格建筑在追摹晋唐的基础之上。作力宋代酷爱书法的君王,更是把晋唐的书法奉力圭臬,宋徽宗赵佶如此,宋高宗赵构亦如此,这个时期编刻阁帖之风空前兴盛,从一个侧面也就映证了这一事实。
赵构此篇《养生论》,完全承传了『二王』脉的书风,用笔润媚圆和,精奥纯正,丰腴圆润不失清逸之气,温柔妍婉颇具清和流宕之像。结字疏朗秀整,真书工稳而韵意萦绕,草书流动而意态冲和,真所谓『禊帖嫡宗气』。